第(2/3)頁 “不燙,我長大了,也想學做飯孝順奶奶...” “哎喲,奶的乖孫吶...” 王桂芝從廚房門口探出腦袋,牙酸的聽著祖孫兩的對話,確定兩人出了自家院子,才呸了一聲,就西西那死丫頭的成績,還考大學?做夢去吧。 然后一回頭,視線便對上門框上少了一大塊的地方。 整個人都裂了! “啊!哪個王八蛋,把老娘的門給弄壞了!!!” 蘇西家與大伯家僅一墻之隔,沒走幾步就回到了家中。 老太太將油墩子放進廚柜里,才掀了掀鍋蓋,看著鍋里差不多煮好的粥水,拿起木勺子漾了幾下,才看著蘇西,又是心疼又是驕傲道:“我們家西西真厲害,都能自己做飯了,不過你還小,下回可別逞強了,仔細燙著自己,等奶奶回來做就成,我們家西西可是要跟你哥哥一樣,那是要考大學的,咋能做這些個粗活。” 蘇西聽著老太太的絮叨,也只抿嘴笑了笑,對于老太太的話不置可否,15歲的年紀,不管是在二十一世紀的未來,還是六十年代的現(xiàn)在,都不算小了。 尤其是現(xiàn)今,嫁的早的姑娘,結(jié)婚的年紀也就十五六歲罷了。 “奶,我去掐兩根黃瓜,撒點鹽拌一拌吧。”蘇西見老太太開始揉面,記了下步驟,發(fā)現(xiàn)自己也幫不上什么忙,便提議道。 陳湘云想著晚上好像真沒有什么小菜,遂點頭道:“去吧,就在院子里摘,別去自留地了,小心些,可別叫竹竿劃傷了。” 蘇西應(yīng)了聲,她本也沒打算去自留地,畢竟自留地離家里還是有些距離的。 提起蘇家,不說在紅旗大隊,就是在整個南河公社,那也是少有的富裕人家。 蘇家大伯蘇承忠是紅旗生產(chǎn)大隊的書記,蘇西的父親蘇承孝還有母親周蘭也都是軍人。 這樣的身份,在這個動蕩的年代,簡直是又紅又專還有錢。 再說蘇家祖上,不說遠的,就是蘇西的曾爺爺,那也是附近頗有名望的老中醫(yī),一手針灸術(shù)被人廣為推崇。 而爺爺蘇耀祖,就出身在這樣一個還算富裕的家庭里,小時候跟著那老秀才吊過幾年書袋子,很是有些讀書的天賦。 從爺爺蘇耀祖的名字就能看出,曾爺爺對孩子的期許,老爺子希望兒子科舉入仕,當個官兒。 只是世事本無常,1905年,年滿19的爺爺準備考秀才的時候,沿襲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突然就廢除了。 當時蘇家是有些家底,卻到底是小富之家,與那些動輒幾百畝良田的地主家庭毫無可比性,根本供不起爺爺出國留學,心灰意冷的曾爺爺看不懂當時動蕩的時局,又舍不得這么根獨苗苗放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且兒子也到了成婚的年紀,索性歇了心思,讓兒子跟著自己學習藥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