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劉關張(二)-《我,劉辯,雄主》
第(2/3)頁
他唏噓地對劉備說道:“玄德可能不知,陛下早年夭折幾位皇子,故而何皇后生下史侯后,便將其養在民間,由得道高人史子眇、史道人撫養,故稱史侯。……今年史侯十歲,陛下將史侯接回宮內,眾人原以為史侯因養在民間,行事輕挑,沒有帝王威儀,卻不曾想,這竟是史侯韜光養晦之舉……”
說到這里時,他又想到了當初劉辯杖斃房殿令馮禺一事,尤其是隨后的永樂宮風波。
永樂宮風波,正是導致十常侍內部分裂的起因,當時盧植也沒意識到什么,甚至有些幸災樂禍,可如今再回頭看那幾件事,他懷疑可能就是那位史侯一手主導了十常侍的分裂與敵對。
一個十歲小兒,竟將偌大后宮作為棋盤,將十常侍作為棋子,玩弄于鼓掌之上,這等城府、這等心計,讓盧植暗暗心驚,不禁萬分佩服那位史道人,不知這位高人究竟是如何將他大漢的幼君培養地如此出色。
什么?擔憂?
盧植可絲毫不擔心未來的君主過于有心計,事實上他樂見其成,因為只有這樣,未來的新君才不至于像桓帝、像如今的陛下那樣被宦官影響。
他一開始反而有些擔心于那位史侯過于有主見,甚至行事有些暴戾,不過在相處了一陣子他也釋懷了:似那般從諫如流的史侯,日后絕不可能變成暴君。
張讓等人可能也意識到了,現如今對那位史侯比對待當今圣上還要恭順,不敢有半點欺瞞,他盧植的太子太師之職,其實也是張讓迫于那位史侯的指示,多番勸說天子而得。
當然,這些事就沒必要告知自己的門生了。
于是盧植略過了這些,簡潔地說道:“……總而言之,自史侯回宮以來,宮內局勢發生了變化,以往我等認為共同進退的十常侍,如今已分裂成兩枝,一枝以張讓、趙忠、郭勝幾人為首,依附何氏;另一枝以孫璋、封谞、夏惲幾人為首,依附董氏。近幾個月,這兩枝斗地不可開交,又牽扯上長秋宮與永樂宮,致使后宮一片混亂……而史侯雖年幼卻聰穎,并不受張讓等人蒙蔽,反而加以利用,指示張讓勸陛下封我為太子太師一事亦是,只不過張讓心有不甘,暗中叫人放出謠言,說我為謀求太子太師之職,與他做了交易,從此不再言及鏟除內侍之事,真是可笑!”
當說到這件事時,盧植十分氣憤。
沒錯,他確實放棄了要鏟除宮中內侍,但這并非是因為他與張讓做了交易,而是被那位史侯說服了,明白了‘外戚、宦官、士人三者需要相互鉗制’的道理,并且,他變相同意的對象也是那位史侯,跟張讓等人有什么關系?
若日后被他得知張讓等人的父兄子弟在地方為禍,他依舊會上奏彈劾,使朝廷重懲。
簡單地說,他只是放棄了針對整個宦官階層,但可沒想過要姑息任何一名犯事的宦官。
但反過來說,這也確實使他與張讓等人的尖銳矛盾得到了緩和,于是才有張讓替他勸說天子一事。
而事情有好就有壞,他這邊與張讓等人緩和了矛盾,又得到了太子太師的殊榮,而另一邊,朝中以侍御史鄭泰為首士人,也難免對他心生懷疑,這讓盧植有些郁悶,這段時間也沒怎么與鄭泰等人來往,每日待處理完崇德殿的政務后,便到東觀,與楊彪、馬日磾幾人說話。
“明明我這個太子太師,只是史侯想要得到太子名分的借手罷了。”盧植無奈地感慨道,感慨于鄭泰等多年的同僚與好友竟也對他心生了懷疑。
聽到這話,劉備不解問道:“這是為何?陛下不肯冊封史侯為太子?”
“唉。”
盧植嘆了口氣道:“史侯是被何皇后連累了呀……”
說著,他便將當年何皇后毒殺王美人的事告訴了劉備,期間也提到了董太后:“……史侯天性聰穎,又是嫡長,理當順位冊封太子,奈何陛下痛惜王美人,愛屋及烏偏袒董侯,再加上董太后從中作梗,因此遲遲未曾做出抉擇……”
劉備與關羽相視一眼,不敢就此事發表什么看法,但二人聽得出來,眼前這位盧尚書顯然也是偏向史侯劉辯的,只可惜目前誰也無法超過董太后對當今天子的影響。
酒至酣時,劉備對盧植說道:“盧師,既是史侯推薦學生,學生想當面答謝,不知……”
“這個……”
盧植若有所思地看了幾眼劉備,又細忖片刻,這才說道:“待我明日見過史侯罷。”
“多謝盧師。”
當晚,盧植留劉備三人在府上廂房歇息。
次日下午,當盧植在崇德殿處理政務時,劉辯一如既往地帶著趙淳前來。
少頃,趁著靈帝到內殿歇息的空檔,盧植對劉辯說道:“史侯,臣的門生劉備,已在昨日來到雒陽,他希望能當面感謝史侯,卻不知是否有這個榮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水市|
马鞍山市|
德州市|
秦安县|
定陶县|
栾城县|
兰考县|
当涂县|
自贡市|
明水县|
正蓝旗|
濮阳市|
禄丰县|
隆尧县|
彰化县|
林西县|
张家港市|
花垣县|
定结县|
娱乐|
宁蒗|
凯里市|
靖远县|
卫辉市|
德阳市|
安顺市|
洪江市|
芦溪县|
呼图壁县|
兴业县|
长宁县|
平邑县|
拉萨市|
北票市|
三门县|
禹州市|
行唐县|
莒南县|
弥渡县|
唐海县|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