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御前殿議-《我,劉辯,雄主》
第(1/3)頁
次日,劉辯獨自一人在房殿的東偏殿練字。
以往他練字的時候,蔡琰都會在旁撫琴,她的琴藝連鴻學博士師宜官也稱贊有加。
今日見師宜官遲遲不來,她好奇問道:“今日師博士為何延誤?莫不是碰到了什么事?”
劉辯正隨手在紙上練字,聞言隨口說道:“今日我派趙淳向師博士告假了。”
“為何?”
蔡琰不禁有些錯愕。
畢竟據她所知所見,劉辯以往在學業方面還是頗為投入的,從一開始讀書練字一個時辰,到后來上午讀書練字、下午到崇德殿向盧植學習批閱奏章,從未有一日間斷,今日突然告假,蔡琰難免有點著急。
畢竟比她年幼五歲的這位小夫君,可是他大漢國日后的君主,雖然并非是她的初衷,但既然她已來到他身邊,那就像父親蔡邕所叮囑的,有責任規勸這位未來的君主,這即是為了漢朝,亦是為了天下。
見蔡琰一臉擔憂,甚至帶著幾許責怪,劉辯失笑道:“文姬莫要誤會,我并非是要偷懶,只不過,我今日有要事要做。”
“要事?”蔡琰有些懷疑地看向劉辯,起身移步至劉辯身旁, 卻瞥見劉辯在紙上龍飛鳳舞能寫著諸如‘涼州’、‘傅燮’、‘韓遂’、‘袁紹’、‘袁術’等字樣,字跡不算好看——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在于, 這位史侯為何要寫這些?
就在她想要開口詢問之際, 忽然趙淳匆匆而來,在向劉辯行禮時瞥看蔡琰, 欲言又止。
“無妨,說吧。”劉辯抬手道。
“是!”趙淳點點頭,旋即正色說道:“如史侯所料, 陛下于崇德殿召集群臣,召集了二十幾余人,盧尚書以及大國舅、二國舅都在其中,還有董重!”
“驃騎將軍董重……”
隨手將筆放回原位, 劉辯皺著眉頭繞過蔡琰,來到殿中。
他口中所說的董重,正是歷史上董太后之侄,國舅董寵之子, 最后被何進派兵包圍府邸逼死的那位。
在劉辯的記憶中, 這位董驃騎要等靈帝過世,以及歷史上的劉辯登基之后, 才會登上廟堂。
當時董太后因兒子靈帝駕崩而感到惶恐, 請教張讓, 于是歷史上在董、何兩枝之間左右橫跳的張讓便建議董太后拜侄子董重為驃騎將軍,分何進的兵權。
至于效果, 其實沒什么效果, 當時以國舅外戚身份獨攬朝中大權的何進,毫無顧慮地派兵圍住董重的府邸, 逼得后者畏懼自殺。
然而由于近一個多月劉辯每日出入崇德殿,又暗命張讓推薦盧植為太子太師,又拜盧植為師, 在宮內的威望迅速提升, 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他最終會成為太子。
于是乎,永樂宮那位老太太急了。
可惜這次沒有張讓給她出主意了, 而是由永樂宮令孫璋扮演了歷史上張讓的角色, 稱他劉辯成為太子的呼聲高漲, 不止是因為何皇后, 更是因為有何進、何苗兄弟,因此孫璋建議董太后拜侄子董重為驃騎將軍,一方面分何進、何苗的兵權,一方面成為董侯劉協的外應。
董太后聽罷大為高興,當即派孫璋將靈帝請到永樂宮。
靈帝雖然是個昏君,但對母親卻十分尊敬,更別說大漢尊崇孝道,自然不會拒絕母親的要求。
于是董重被拜為驃騎將軍,比歷史上足足早了兩年多,且提出此建議的人也由張讓變成了孫璋。
聽說事后孫璋還得意地嘲諷張讓, 說:“你等巴結史侯又如何?誰能保證史侯定能成為太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马鞍山市|
通河县|
专栏|
夏河县|
天水市|
景泰县|
黄骅市|
麻城市|
卢湾区|
定州市|
泸定县|
海淀区|
万全县|
济源市|
彰化市|
肃宁县|
孟连|
武义县|
徐州市|
河南省|
眉山市|
会同县|
漳州市|
奇台县|
思茅市|
航空|
禹城市|
离岛区|
唐海县|
会理县|
安远县|
庄浪县|
新余市|
电白县|
永登县|
阜城县|
新邵县|
新泰市|
习水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