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議出征(二)-《我,劉辯,雄主》
第(1/3)頁
在劉辯的吩咐下,趙淳取來一份大漢疆土地圖,平鋪于劉辯、盧植、皇甫嵩、張溫、朱儁幾人圍坐的小案上。
見到這份地圖,皇甫嵩、張溫、朱儁三人又忍不住相互對視一眼,畢竟似這等全國地圖,一般只會出現在崇德殿、三公府以及朝廷各部各曹的官署中,按理來說不會出現在一位年僅十歲的皇子的居所。
如今此物出現在此處,那就足以說明這位史侯確實在思考平定涼州叛軍一事,并非像驃騎將軍有意謠傳的那樣,只是這位史侯想博得陛下與群臣的認同而嘩眾取寵。
劉辯并非沒有注意到皇甫嵩三人眼中的懷疑,不過他并不在意,畢竟換做是他,他也不信一個十歲的小兒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議,與其浪費時間去解釋什么,還不如說出心中的謀劃使三人信服。
因此他也不多說什么,直接進入正題,一臉正色地對幾人道:“……昔孫子曰,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今涼州叛軍聲勢浩大,兵馬雄壯、勝于朝廷,是故,當首先要在氣勢上打擊叛軍,派出一位或幾位重量級的人物去征討……”
在說這番話時,他不禁又想到了大將軍何進, 隨后便又忍不住暗罵董重愚蠢。
本來嘛,要是這董重做得隱晦點、漂亮點, 說不定劉辯都會暗助他一把, 以討賊為名把大將軍何進調離雒陽, 只可惜董重在廟堂上實在太稚嫩,兩句話就暴露了真正目的, 引起了何進、袁紹、袁術幾人的戒心,這下想要把大將軍何進調去征討涼州叛軍,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
暗道惋惜之余, 劉辯抬頭看向皇甫嵩三人,繼續說道:“……比如三位。”
“我三人同去?”張溫驚訝道。
“唔。”劉辯點點頭道:“昔日黃巾暴亂,朝廷遣盧師、都鄉侯、朱太仆三人前往征討,涼州叛軍雖聲勢不如黃巾, 但實力卻在黃巾之上,三人同去征討,較為穩妥。”
他伸手指向地圖,繼續說道:“孫子曰:昔之善戰者, 先為不可勝, 以待敵之可勝。介時不妨以一人為京兆尹,坐鎮長安, 作為平叛后方;一人巡守三輔, 作為輔助;一人親臨漢陽郡前線, 指揮剿賊。……既叛軍如此強盛,我朝廷愈發要加以慎重, 慎之又慎。
如此安排既能震懾叛軍, 令叛軍知曉我朝廷誓要平亂的決心,亦能穩定長安及三輔的民心, 不至滋生惶恐。”
皇甫嵩、張溫、朱儁三人聽罷,相繼點頭。
雖然道理他們都明白,不過見劉辯如此年幼竟也能考慮地如此仔細、慎重, 他們也感到頗為驚訝。
此時又聽劉辯說道:“這是此戰之基, 不可更改:待前線與叛軍交兵之后,長安負責穩定后方, 向前線運輸糧草、輜重等各種所需;三輔負責協防巡守, 防止叛軍繞過漢陽, 直掠三輔乃至長安。若前線軍士疲憊, 三方可商議輪換。”
“善。”盧植開口稱贊,皇甫嵩三人亦紛紛點頭。
見此,劉辯又說道:“其次再說與叛軍交戰,今王國、韓遂、馬騰等賊,本身便是涼州人,在涼州頗有名望,群寇依附,甚得人心;又兼熟悉當地地貌,占盡地利。彼雖為賊寇,卻占盡人和、地利,因此急攻難以取勝。因此若三位帶兵出征,首先應當高筑壁壘,以培樣精銳為重,避敵鋒芒,不宜盲目求勝。……我大漢有十四州,集十三州人力、物力而攻一州,豈有不勝之理?不必心急。”
“史侯明鑒。”
皇甫嵩、張溫、朱儁三人略帶驚疑地看了眼劉辯,心下感覺不可思議。
他們本來還擔心這位史侯外行指導內行,胡亂給他們出主意,可如今聽下來,他們卻驚訝地發現這位史侯說得句句在理,甚至于,比他們還要看的清楚,還要堅信于此戰必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高州市|
天水市|
桂阳县|
宜川县|
许昌市|
静海县|
五原县|
永靖县|
盐池县|
望奎县|
乾安县|
射洪县|
江达县|
望都县|
铜陵市|
邵阳市|
芷江|
花莲市|
舟曲县|
焦作市|
固镇县|
大名县|
绿春县|
沙坪坝区|
太和县|
新源县|
嘉祥县|
托克托县|
万盛区|
镇赉县|
岗巴县|
琼海市|
京山县|
普陀区|
临汾市|
华阴市|
邹城市|
崇礼县|
赫章县|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