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一十四章:國喪與即位-《我,劉辯,雄主》


    第(1/3)頁

    楊彪亦感受到了太子看向他的目光,他心里也明白,這次宮內發生如此嚴重的事,他這衛尉之職鐵定也保不住了,于是不等劉辯問罪,他便自行出列拜道:“太子,臣御下不嚴,才有蒼龍司馬放亂軍入宮,引發禍事,請太子降罪?!?

    見楊彪一臉凄苦無奈,劉辯心中稍有不忍,畢竟他對楊彪的印象還是相當好的,再考慮到如今何進已被削職,留著楊彪的衛尉,其實也未嘗不可。

    先前與盧植幾人私下商議時,盧植也建議趁機將楊彪拉攏到劉辯這方——畢竟在何進被勒令閉門思過、袁隗又因受到袁紹牽連的當下,曾經以何進、袁氏為首的朝中士人集團承受巨大打擊,而暫時代替何進的何苗,他與朝中士人是不對付的,哪怕是像楊彪、馬日磾這些,何苗以往也與他們來往甚少。

    簡單說,盧植建議劉辯趁機吸納一部分朝中的士人,瓦解曾經的‘何袁士人團體’。

    比如說黃琬、種拂、淳于嘉、楊勛、楊瓚、彭伯、士孫瑞等等,這些人或在地方,或在雒陽,皆是盧植所認可的正直之人,縱使劉辯亦不否認。

    唯二的顧慮是,一來楊彪與袁氏有親,娶了袁家的女兒為妻,二來楊彪又是個老好人的性格,身處衛尉這種關鍵的職位,在劉辯看來頗不適合。

    說白了,楊彪的正直足以與羊續相提并論,但他不夠強硬,缺乏主見,這是他不如羊續的地方。

    就在劉辯考慮之際,坐在他身后的董太后突然開口道:“楊彪御下不嚴,不可使他再執掌衛尉,可讓驃騎將軍董重出任?!?

    聽聞此言,殿內諸朝臣大多色變,無論曾經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朝中士人,亦或是羊續、盧植、何苗幾人。

    何皇后也頗感不滿,只是礙于滿朝官員在場才沒有發作,他忍著不滿笑勸董太后道:“我等皆婦人也,參預朝政,非其所宜。朝中大事,不如讓我皇兒與諸大臣元老自行商議。”

    董太后聞言臉上閃過幾絲不悅,目光一凝似乎就要開口喝斥,不過她見太子劉辯轉過頭來,猶豫一下方才有所克制,隨即慍聲道:“老身又非要參預朝政,只是要舉薦董重為衛尉罷了。只許你兄為大將軍、為河南尹,卻不許老身侄兒任衛尉,這卻是什么道理?”

    何皇后聽罷心中也不悅,正要發作,劉辯笑著勸阻道:“母后息怒,祖母也息怒,由董驃騎出任衛尉,卻也無妨。孩兒首次臨朝,莫要失了和氣,惹出笑話。”

    一個被逼到絕境都不敢反抗的慫貨,縱使當上衛尉又能怎樣?

    更別說董重倚靠為智囊的尚書常侍渠穆,還是劉辯的人。

    倘若董重真的因此滋生了什么野心,劉辯正好趁機收拾了他,到時候董太后也沒話說。

    何皇后與董太后卻不知其中緣由,見劉辯發話,何皇后不好反駁兒子,冷哼一聲不再言語,反觀董太后,則是深深看了一眼劉辯,微微點了點頭,也不知是否對這大孫子稍有改觀。

    于是,劉辯溫聲對楊彪道:“我相信昨晚宮內之亂,必與楊卿無關,不過楊卿性子寬厚,對部下過寬,確實不宜掌兵,如此,便遷中大夫,給事東觀?!?

    “多謝太子?!?

    楊彪趕忙謝恩,心中暗暗松了口氣,雖然丟了衛尉的權柄,所幸并未受到太子訓責。

    劉辯微微點頭作為對楊彪的安撫,隨即目光不動聲色地掃過殿內群臣,尤其是袁氏的門生故吏,比如說御史中丞韓馥。

    在思忖片刻后,他沉聲對眾群臣道:“昨夜宮內之事,不得散布出去。當務之急是舉行國喪,鑒于大將軍身體不適,暫由濟陽侯行大將軍事,并尚書盧卿、執金吾羊卿,及太尉、司徒、太史令,共同主持國喪之事……”

    待劉辯說完后,太子太師盧植領著朝中百官齊呼:“臣等謹遵太子圣諭?!?

    當然,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按照舊例,舉辦國喪之前,當先行太子即位之事。

    即位與登基是兩碼事,即位指先帝駕崩后儲君先繼承皇位,處理國事,免得國家因先帝駕崩而陷入混亂。

    此時新君相當于是‘代理天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兰溪市| 文安县| 兴义市| 孝义市| 沁源县| 卓资县| 都昌县| 安福县| 营山县| 中卫市| 南郑县| 本溪| 河北省| 正定县| 景洪市| 马山县| 枝江市| 温州市| 西青区| 玉林市| 梁山县| 龙海市| 义乌市| 综艺| 海晏县| 凤冈县| 桓台县| 夏河县| 三门峡市| 北宁市| 罗定市| 安顺市| 大庆市| 乐至县| 奈曼旗| 淮安市| 柳州市| 吉隆县| 遂昌县|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