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鄧玘的土兵、彝兵便是清一色這樣的人。 故意用殺掠來維持他們的斗志和殺氣,這是像鄧玘、祖寬,乃至以后的左良玉等人練兵的不二法寶。 最后,這些土兵、彝兵相對漢人還有一個不同的特點。 處在最前面的幾百人顯然都是楊遇春手下的精銳,他們每人的臉上都戴著一面只露出眼睛、上面畫著猙獰鬼怪圖案的面具! 無論是土人(土家族+苗族),還是彝人,對于鬼神的信仰遠在漢人之上,當帶上這個面具時,他們就篤信自己信仰的戰神就會附體在自己身上! 實際上這也算是一種條件反射似的訓練,原本只是一種模模糊糊的信仰,但長久以來的訓練、殺戮、勝利后,這種訓練便成了真正的信仰。 白文選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土兵! 白文選部突然停住了! 而楊遇春部還在繼續前進! 在龍小石的前面,第三旅的五十名炮兵一溜排開了十門虎蹲炮! 不過,這只不過是一個開始,在眼下這個距離上,率先發難的還是龍小石的火銃兵! 三百五十人,經歷過一整日洪承疇三部狂風暴雨般考驗的三百五十人,眼下雖然沒了營壘的依托,但信心、戰意也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高度! 如果前面是騎兵,龍小石顯然是不會這么從容的,但若是步軍,他就有了從容的資本! 他將三百五十火銃兵排成了三行,每一行一百人——沒辦法,五十人一哨,五十的倍數在戰場上布置最快,于是,他只能將最后一哨放在自己身邊! 白桿兵們跑了起來! “砰......” 第一排發射了! 發射完畢后便出現一個景象: 左右兩側的兩個哨在哨總的帶領下跑向兩邊——兩個哨的哨總分列最左邊和最右邊! 這都需要訓練,如果都往一邊跑,則會大大影響第二行的發射。 很快,第二排聚在一起開始發射了! 然后是第三排! 等到第三排發射完畢后,對面的白桿兵雖然還在大呼小叫著往前跑,但陣型顯然有些單薄了,不過,此時他們距離龍小石的大陣只有二十米左右了! “轟.......” 十門虎蹲炮一起轟響了,全部裝填的都是散彈。 當虎蹲炮齊鳴后,場上煙霧大作,而當煙霧在一陣冷風的吹拂下消散殆盡后,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了。 楊遇春的白桿兵似乎被剛才那十門虎蹲炮齊轟的景象驚到了,原本小跑著的姿態竟然停了下來! 他必須停下來,因為他布置在最前的幾百名“勇士”在三輪火銃、一輪虎蹲炮齊轟下幾乎損失殆盡! “砰.......” 此時龍小石才指揮最后一哨火銃兵完成了最后一輪射擊,然后好整以暇地退到大陣后面。 此時,白文選出動了。 “面對疾風吧!” 馬上就要滿十八歲的白文選似乎喜歡上了龍十三教給他們的口號,大喊一聲后便帶隊沖了上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