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童生與老賬房-《越打越強的小強》
第(1/3)頁
此話一出,包括龍小石、李占春在內(nèi)一些聰明人都領(lǐng)悟到了,不過依舊有些人懵懵懂懂。
看著眾人的神情,李信這才一個個仔細打量起來。
最后目光落到了龍十三附近。
對于龍十三,文武秀才出身的李信自然一萬個佩服,雖然對于龍十三的來歷沒人敢尋根究底,但在李信心目中, “他文武雙全,雖然號稱是游方僧,但估計以前家里不是像我這樣的,就是家境富裕的”
“機緣巧合才成就了眼前的他”
再看時,此時他才發(fā)現(xiàn)今日在龍十三的身后多出來一張方桌,有兩個老者正坐在上面奮筆疾書。
前面說過,龍十三雖然屢戰(zhàn)屢勝,民望、聲望俱佳,還獲得了好幾個富裕的州縣城池, 按說在大明的每一個州縣城池里都有縣學(xué)、州學(xué),加上城里富戶較多,有很多讀書人才是。
但依舊沒有多少真正有才能的人主動投靠他。
當然了,最后跟著他走的讀書人自然也有不少,但大多數(shù)無外乎這兩種情況:
一是久試不第的老童生,眼下,只有過了由縣令主持的考試,并有資格進入縣學(xué)享受官府的免費食宿學(xué)習(xí)者,方可稱為秀才,或者廩生。
三十以前,就算再老,還是有機會通過縣令的考試的。
但超過三十歲還不能中,除非你賄賂了縣令,大概率是不會再中了。
這樣的人,自然會讀書識字,但顯然不是聰明人,要知道,就算是八股文這樣的應(yīng)試考試, 你要是一味死讀也是不成的,需要你時時總結(jié)體會才行,更要多方拜讀主考官的文章、詩詞等。
聰明人,無論是放在一個條條框框里,抑或是天馬行空,都會脫穎而出,但笨人顯然是不行的。
于是,若是四十歲還未能考中秀才,這些人心中的怨恨、偏激自然就出來了,最終會導(dǎo)致對社會的不滿。
不過,若是到了六十歲還沒考中,又繼續(xù)堅持參加考試者,縣令多半會看在他年老的份兒上讓其通過。
可惜,為了生計考慮,這樣的人顯然不多,但一個縣的讀書人只有一成的人有可能被錄取,于是, 大多數(shù)在三十歲以后就不會再讀書備考了, 而是干起了其它營生。
于是, 三十歲到六十歲之間還堅持不懈參加科舉考試者,一個縣也不會太少,讀書不宜,一旦考中就能雞犬升天,在古時階層嚴重固化的環(huán)境下,讀書便成了唯一的途徑。
龍十三拿下交口堡、介休縣、靈石縣、霍州后,便獲得了大量的書生,但主動跟隨他的就是些這樣的人。
雖然普遍不大聰明,但矮子里拔將軍,終究有合用的。
薛之恒,今年五十歲了,介休縣人,正是這樣的老童生,智商普通、情商普通,膽氣也普通,但不乏識人之能,他認為龍十三就是能改變他的命運的“明主”,一開始還是普通跟隨,拿下霍州后,就徹底歸心了。
像薛之恒這樣的人還有幾十名,但都以薛之恒為首,他也是李信的兩個助手之一,在小強旅里,有人私底下稱呼他為“首席書吏”。
山西之地,由于靠著察哈爾、土默特、襖兒都司三大蒙古部落,邊境貿(mào)易的機會非常多,加上中原王朝歷來有三個腹心,北京、洛陽、西安,這三地恰好有都挨著山西,于是山西很早就有了經(jīng)商的傳統(tǒng)。
到了明代,山西又居于九邊的中心,隨著“開中法”的實施,更是促進了晉商的進一步發(fā)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浮梁县|
谷城县|
历史|
桑植县|
无极县|
枣阳市|
醴陵市|
永昌县|
永泰县|
镇原县|
辽宁省|
苏尼特左旗|
商洛市|
繁峙县|
广灵县|
兴安盟|
嫩江县|
金溪县|
鄢陵县|
上杭县|
三门峡市|
广东省|
陕西省|
乌什县|
龙陵县|
甘洛县|
长寿区|
晋州市|
元江|
平武县|
奉化市|
张北县|
凤庆县|
广东省|
会宁县|
满洲里市|
五峰|
义马市|
太保市|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