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后世,太平天國軍隊屢屢用穴功之術拿下城池,那還是在火器已經(jīng)高度發(fā)達的十九世紀,幾百年前的現(xiàn)在自然效果更佳。 不過,在炸毀大門后,李占春接受了尚子義的建議,并沒有馬上修補寨門,而是簡單地用草袋子裝填沙土將缺口堵住而已。 “指揮使” 說話的正是尚子義,與薛之恒相比,老賬房出身的他更懂得變通一些,故此,與李占春、袁宗第等人的關系也貼近一些。 當然了,這也與李占春等人本就對文人頗為尊敬有關。 “既然鄖陽府的軍隊上來了,干脆全力將其擊敗一次,讓其今后不得隨意上來,咱這破損的許家寨就是一個誘餌” 袁宗第卻沒有這么樂觀,時間來到今年后,袁宗第也是十七歲的人了,要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艾能奇在十七歲就能帶領區(qū)區(qū)二十八騎拿下襄陽城,而李定國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能統(tǒng)領張獻忠麾下一半的軍力。 何況,在跟著龍十三歷練了兩年后,原來的綏德州城鐵匠袁宗第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可觀的將領了。 “指揮使”,他說道,“以前在北方時,雖間或有山地,但山勢從未有像這么險峻的,山上也沒有這么茂密的樹林,于是,我等長槍兵就有些施展不開” “每一部五百人馬只有一百人配備了長刀,一營才三百人,何況我等習練的重點還是長槍,長刀之術只是輔助習練而已......” 李占春點點頭,“那就讓那漆尚友過來,我等就在這許家寨附近與其大戰(zhàn)一場” 袁宗第說道:“那樣自然是好,不過,彼等肯定也知道了我小強旅的厲害,難道就這么貼上來決戰(zhàn)?我看難,如果彼等貼上來只是為了牽制我等,然后坐等朝廷大軍徐徐趕來,那就不妙了” 李占春看向龍小虎,說道:“小虎的意思是......” 龍小虎今年也才十七歲,不過他是介休縣的武秀才,與龍小石相比不過是更偏重武學一些罷了,實際上兩者的出身幾乎一模一樣。 此時,大明出了一個就在淅川縣出生的大才茅元儀,他曾將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兵書戰(zhàn)策全部匯編成了一部巨著“武備志”,進而受到了前帝師孫承宗的青睞。 他這部“武備志”出臺后,立即成了各府、州、縣武學廩生的必讀書目,這里面既有各種兵家思想,還有戰(zhàn)陣、武器、城防設施、武藝(還有戰(zhàn)斗技法的圖形,惟妙惟肖)的列示,完全是一部兵家大全。 孫承宗主導下的遼東各關隘、堡壘設施有相當一部分都有茅元儀的功勞,雖然因為孫承宗的下臺茅元儀也掛職而去,但這部“武備志”終究是在大明流傳開來。 龍小虎,恰好讀過這部“武備志”。 “我的看法倒是有些不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