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剛才不是說了......” “呵呵,那只是玩笑罷了,我是專門來送一樁大富貴給將軍的” “哦?” “你可知道此時鄖陽巡撫、鄖陽分守參將在哪里?” “不是竹山嗎?” “是的,那將軍是否知曉為何流賊占了鄖陽府城和均州,卻沒有沿著堵水進攻竹山縣?” (堵水,后世堵河,從鄖陽府城出發,有驛道可以方便地抵達竹山縣,而竹山縣又是去竹溪縣、房縣必經之處) “這個......” “將軍,據說流賊拿下掘山寺巡檢司、鄖陽府城時,鄖陽巡撫蔣允儀的中軍、分守參將楊文富的部隊所剩無幾,鄖陽衛也大多被殲,按說區區竹山縣完全可一鼓而下,為何流賊遲遲不對該縣動手?” “哦,聽說流賊雖然在掘山寺巡檢司、鄖陽府城、均州連番擊敗官軍,但自身損傷也不小,他們嘴里的溝壑、餌者幾乎全部消亡,沒有余力進攻竹山縣了” “非也,所謂溝壑、餌者,能有何戰力?彼等精銳全在騎兵,據說那流賊是由三股人馬捏合而成,為首的叫老回回馬守應,次者叫革里眼賀一龍,再次者叫紅軍友,每一部都有騎兵上千” “再加上老營青壯,抽出五千精銳是不成問題的,而竹山縣還有甚人馬?只有些青壯罷了” “那先生的意思是.......” “想必將軍也從水路得到了邸報,就在那小強旅南下到汝州府時,也就是一個月前,朝廷已經在重慶府新設了總兵一員,并任命老將秦良玉為總兵,又在大寧縣設置分守參將,在大昌縣設置游擊將軍” “而此時,三大股流賊已經悉數越過黃河南下,而登州之亂已經了結,宣大總督盧象升手里便有了幾萬精銳,于是那闖王、紫金梁等肯定不能長期在中原作亂” “中原一直到長江,中間除了一處大別山,哪里還有彼等藏身之處,于是,彼等最后還是會倉皇西進,遁入豫西、荊襄群山” “此時,朝廷的有識之士便提前謀劃,在重慶府布下重兵......” “先生,聽說前四川總兵鄧玘已經兵敗身亡,哪里還有重兵?” “非也,既然原石柱土司秦良玉成了重慶總兵,她肯定會將石柱、播州的土司兵全部帶到重慶府” (播州,后世遵義市) “而與石柱、播州相鄰的施州衛各土司也會被她一起召集前來” “加上如今坐鎮貴陽的是總督貴州、云南、廣西、四川四地的朱燮元,他也會將貴州、云南的土司帶到重慶府” “這些土司兵加起來不下兩萬,又極適合山地作戰,若是從大寧縣、大昌縣東進到鄖陽府,就會輕易地切斷流賊的退路” “那......” “以學生來看,老回回等之所以按兵不動,除了休養生息外,肯定是打了從鄖陽府直接西進,從而進占漢中府的想法!” “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