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七十五章 濟南(上)-《扼元》


    第(1/3)頁

    大體而言,山東東西兩路的地理中心,乃是泰山、魯山、沂山、蒙山等群山構建的魯中南山地。而山東的經濟中心地帶,則是圍繞著魯中南山地的半環狀平原區域。在這個區域中,分布著密集的城池阡陌,并有鹽、絲、瓷器、藥材等諸多產出。

    在蒙古軍突入河北以后,位于這個半環狀區域西北面的諸多軍州,近來成了抵御蒙古軍的前線。這條前線依托濟州的黃河岔流,經梁山泊到北清河至海,以沿途的東平府、濟南府、益都府三地,作為軍事上的關鍵節點。

    這三個節點里,東平府和益都府,分別是山東東西兩路的重兵囤聚之地,而濟南府居于東平、益都之間,至兩地皆三百里,本身又南阻泰山,堪稱肘腋重地。

    考慮到山東路平原地帶圍繞魯中南山地的局面,濟南府又正處在這個半環形平原的中心位置,是兩路的樞紐所在。

    同時,濟南府也是山東東西兩路諸多州府中,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按照泰和年間的數字,濟南的戶數多達三十萬,是東平和益都的三倍,而占據整個山東的六分之一。其軍事上的潛力、其戰略上的支撐作用,在山東兩路都堪稱首屈一指。

    所以,郭寧對完顏撒剌的軍事安排,本沒有什么可指摘的。大金國當前的大敵是蒙古軍,而非楊安兒等山野反賊。以精銳部隊控扼東平、濟南、益都三地,確實也是抵抗蒙古軍、維系山東兩路的妥當辦法。

    蒙古軍突入河北以來,雖然縱橫數十軍州,但數月來輕易打破的,多半都是河北兩路較荒疏的城池。

    郭寧自己就是老卒,很清楚河北那些號稱緣邊重地的城池是什么樣子。在連續數年征發抽調以后,那些城池里的壯丁數量嚴重不足,早成了空城。既然潰兵首領都可以架空刺史,實際掌握權力,蒙古軍摧枯拉朽,更不必提。

    而漕河沿線的景、滄等州,其運輸中轉的功能遠遠超過防御功能,也沒法成為蒙古軍的阻礙。

    到郭寧率部南下萊州之時,蒙古軍進一步擴張其控制區域,但是,如真定、大名、益都、東平、濟南這些真正經過許多年經營,堪稱金城湯池的重鎮,縱然也遭蒙古軍輕騎的襲擾,卻始終是安全的。

    蒙古軍畢竟擅迂回、奇襲、野戰,而不擅攻城。

    他們在兩河往來掃蕩,盡情殺戮人民,擄掠金帛、子女、羊畜、牛馬,焚毀屋廬村社的舉措,某種程度上說,正是為了逼迫金軍主力離開重鎮的掩護,展開野戰。而野戰勝利之后,蒙古人才得以乘勢席卷攻城。

    成功過幾次以后,各地的金軍統帥畏敵如虎,再不敢出。于是蒙古軍最近一個月里,反倒沒什么特別的戰績,除了兩河軍州淪陷殆盡以外,金軍和蒙古軍的戰線幾乎可說是穩定的。

    可是,濟南府怎么就丟了?

    完顏撒剌統轄山東兩路兵馬,手里的統軍司鎮防諸軍,至少有四萬以上的兵力,如果他在蒙古軍入寇以后的數月里全力增兵,囊括各地兵馬總管府的射糧軍、牢城軍和巡檢司土兵,擴充到八萬也非難事。

    以這樣規模的兵力,完顏撒剌才有膽量威脅郭寧,才有底氣視楊安兒、劉二祖所部如無物。

    但這樣規模的兵力,又駐扎在赫赫有名的堅城,大城,怎么就能把濟南府丟了?

    東平、濟南、益都這三處節點防線,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平原地帶呈半環狀,三處節點有橫向的聯絡而無縱深。

    也就是說,三處節點中任何一處被切斷,則山東兩路即被切斷,橫向的防御一旦被突破,全境處處皆遭威脅。

    而三處節點里,居中而為整個山東兩路交通樞紐的濟南,又是最重要的一處。濟南一丟,山東兩路,濟南府以外的二府、三節鎮在、四防御、十二刺郡、上百縣,大半都將面臨蒙古軍的兵鋒了!

    這些朝廷的大將,有一個算一個,能不能稍微靠譜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公主岭市| 雷波县| 永年县| 峨边| 甘孜县| 苍溪县| 临洮县| 武义县| 乐山市| 法库县| 呼图壁县| 霍林郭勒市| 芜湖市| 九龙坡区| 亚东县| 绥阳县| 枣强县| 建德市| 隆化县| 聂荣县| 常熟市| 资兴市| 和顺县| 龙南县| 张掖市| 浮山县| 永登县| 固始县| 萨迦县| 新邵县| 彭州市| 丰台区| 微博| 中西区| 玉龙| 万宁市| 独山县| 金寨县| 宽城|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