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下)-《扼元》
第(1/3)頁
郭寧和移剌楚材兩人,站在中軍帳前,仰頭看著鳴鏑飛入夜空。
郭寧松了口氣,道:“晉卿先生所想,果然周全。”
移剌楚材微微躬身:“接下去還有一些動作……故而,戲得演全套。”
郭寧點了點頭。
他方才歇了沒多久,其實依然疲憊,因為放心不下這樁事,才勉強撐著在外觀看。這會兒見蒙古人的表現俱在移剌楚材算中,才放下心來:“夜晚風大,晉卿,我們進帳等候下文。”
“好。節帥請。”
兩人一前一后回到中軍帳里,各自落座。倪一給兩人倒上熱茶。
移剌楚材剛捧起茶盞啜飲一口,郭寧斜靠著案幾,又一次睡了過去。
而這時候,營壘外的連綿軍營里,明顯有些騷動。
自古以來,鳴鏑都是北方少數民族慣用的傳訊工具,一旦出現,就代表了北方強族的軍隊到來。故而數百年前就有古人曰:“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耶?”
近世以來,北方漢兒對穹廬屈膝頗成常態,而對鳴鏑這種玩意兒,聽得,多了,尤其久經沙場的戰士,頗能分辨出一點門道。
比如說,金軍以鳴鏑傳令的,大都是千長也就是猛安勃極烈以上的軍官,所用的鳴鏑,是穿套在箭桿上的鐵制品,聲音大體類似,都極其尖利。而蒙古軍用鳴鏑或為木制,或為牛羊角制,聲音悠揚嗚咽,而又各具鮮明音色。
按照蒙古人的習俗,常用鳴鏑作為結盟交質的信物。比如當年成吉思汗與札木合結盟,札木合把用兩歲牛角制成的鳴鏑贈給成吉思汗,而鐵木真回贈以柏木制成的響箭,也是鳴鏑之屬。
這件事,北疆武人在講述成吉思汗崛起的傳奇時,或多或少都聽過。
蒙古人的使者,此來說是商議贖人、換俘。其實郭寧這邊,倒真沒有多少人被蒙古軍俘虜,蒙古軍所到之處肆意屠殺,本來也手上也沒什么夠份量的俘虜。故,而主動權完全在郭寧一邊。
郭寧讓趙決出面截住使者。趙決心思很細,特意勒令蒙古人去甲、并不得攜帶強弓、勁箭、利刃等武器。唯有鳴鏑之類,既有這個習俗為憑,趙決便不好逼迫太過。
畢竟蒙古軍強悍異常,這一場戰斗,若非拖雷被俘,也不好說誰勝誰負。他們是來贖人的,不是來投降的。
而這會兒的三支鳴鏑發出,可見己方示強的手段,果然落在了蒙古人眼里。看來,震懾蒙古人,使他們不敢再輕舉妄動的目標,當能達成。
但這獨特的鳴鏑之響,也立即引起了本方許多人的緊張。
終究一場血腥大戰剛剛停止,許多人的情緒尚未放松,誠如驚弓之鳥。鳴鏑一響,好些營地里,紛紛亮起松明火把,有巡夜的士卒緊急調動,又有主將的側近被派出來打探。
因為海倉鎮的營壘內部一片狼藉,到現在還沒收拾干凈。郭仲元所部這會兒只能宿在營壘外頭,距離蒙古人落腳的小小營帳不遠。
燕寧所部,也駐扎在一處。
這時候他給自家頂盔摜甲,又往臉上撲了一把土,問道:“怎么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南城县|
高台县|
辽中县|
略阳县|
金乡县|
翼城县|
芜湖县|
南昌市|
钦州市|
孝感市|
兰州市|
三亚市|
芷江|
南平市|
光山县|
广水市|
信阳市|
武汉市|
枣庄市|
海口市|
全南县|
当涂县|
屯留县|
酉阳|
会宁县|
扶风县|
襄垣县|
宁陵县|
东宁县|
平安县|
日喀则市|
白银市|
辽宁省|
广东省|
会宁县|
巴彦淖尔市|
汝城县|
青铜峡市|
罗田县|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