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父子(中)-《扼元》
第(3/3)頁
成吉思汗此番西征,兩年里征服了如此廣闊的土地,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因為蒙古軍在中原的連續(xù)失敗,迫使他們重視并學習中原的軍事特長。
蒙古軍越過鐵木兒懺察關隘的時候,沿途修建大型橋梁四十八座,負責的大都是中原降人。
蒙古軍攻城的時候,提供各種各樣攻城器械的,依然是中原降人。
蒙古軍受阻于阿姆河沿岸營壘的時候,是郭寶玉從上游施放火船焚燒營壘,隨后順勢登舟渡河,大破呼羅珊各部聯(lián)軍的,依然是那些中原降人。
他們有功勛,所以才得拖雷的青睞,進而簇擁著拖雷,按照漢家制度治理河中府。
而拖雷離開以后,他們依然在此。
蒙古人只要還想在河中施行統(tǒng)治,就始終離不開他們。只不過他們把影響力低調(diào)地潛藏在各地達魯花赤身后。成吉思汗非常清楚,讓草原上的牧人忽然去管一座城市,他們確實做不好,最終還得聽那些中原人的!
別說各地達魯花赤了,就連察合臺,成天拿著圣訓必力克說事……替他整理圣訓的,暗中出主意怎么討大汗喜歡的,還不是幾個漢人近臣么?
那么,問題就來了。
也克蒙古兀魯思在西征之后,膨脹的太厲害了,而其內(nèi)部許多雜質(zhì)根本沒法像以前那樣剔除。因為這雜質(zhì)包括了漢人、女真人、契丹人、畏兀兒人、欽察人、花剌子模人乃至西遼舊地各種零散部落……他們已經(jīng)是蒙古政權的一部分,甚至已經(jīng)是蒙古政權賴以存在的基礎了。
當這個基礎有其訴求,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能無視。幸運的是,作為他們利益代言人的,是大汗的兒子們。
兒子對著父親,終究是敬畏的,也先天地處在弱勢。兒子們彼此之間,也終究還保留著兄弟情義,就算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也不至于徹底撕破臉。
如果這些蒙古政權的新成員們不圍繞著大汗的兒子,而去圍繞別的人,那不是更麻煩,更難以壓制么?
粘合重山總算還知道,拖雷絕不會眼看著長兄被大汗處死……若他背后的人不是拖雷,哪有不趁機煽風點火的?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天全县|
察隅县|
屏东市|
苍梧县|
通化县|
永善县|
丰宁|
多伦县|
秭归县|
忻城县|
连江县|
楚雄市|
凤城市|
竹山县|
田阳县|
平阴县|
汶上县|
碌曲县|
海晏县|
方正县|
桐柏县|
中江县|
湟中县|
镇平县|
潜山县|
泰宁县|
珲春市|
晋江市|
睢宁县|
吉水县|
朝阳区|
额济纳旗|
竹溪县|
宁海县|
永康市|
南康市|
兴隆县|
寿光市|
东乡|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