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百八十三章 忠心(中)-《扼元》


    第(1/3)頁

    扼元玉帳初鳴鼓第八百八十三章忠心當年郭寧在北疆從軍的時候,天天聽身邊的叔伯長輩們痛罵金國朝廷昏庸,女真貴胄無能,連帶著身處北疆界壕上的同袍們,也被罵得一錢不值.仿佛這道耗資巨大的防線里充斥著的,全都是各種各樣的廢物、女干賊、叛徒和膽小鬼。

    時隔二十年,郭寧回想起當時的局面,覺得心酸,又覺得有點可笑。

    明昌年間,金國朝廷給北疆的供應尚屬充分,這些叔伯長輩們能吃軍糧、拿軍餉,還偶爾能組成大隊,深入草原劫掠蒙古小部的牛羊。當時他們可并沒那么多抱怨,他們對自家的袍澤們,好像也挺有信心。

    然而隨著金國朝廷給付的糧餉日漸稀少,將士們挨餓受凍,越來越沒打仗的精神。待到朝廷拿著比廢紙還不如的交鈔說事,軍心便徹底崩壞。而郭寧身邊的那些叔伯們,便是對此再悲憤,也不礙著他們撞見了蒙古騎兵轉身就逃,不帶絲毫猶豫。

    當年情形,至今仍歷歷在目。包括郭寧在內,如駱和尚、仇會洛等大周元帥在內的名將全都曾狼狽逃亡,不少人見蒙古人的身影就戰(zhàn)悚不敢抬頭的,更不要說提刀死戰(zhàn)了。

    難道說這些人都是廢物?都是膽小鬼?

    又或者,這些人都是朝廷的叛徒?處心積慮地聯(lián)合起來,要把大金給毀了?

    當然不是。

    只不過金國北疆防務的策略,決定了這些人的表現,也決定了最終的結果。

    女真人的本族武力垮塌之后,在北疆只能保持巨大的兵力以壓制局面。但維持如此龐大的兵力,本身就超過了金國財政能力的上限。頭幾年,還能靠著數十年積累勉強維持,待到老底子蕩盡,漸漸供給不上,邊疆駐軍便愈來愈不堪用,人心也越來越渙散。

    界壕防線崩潰的主要原因,固然是蒙古崛起。但就算沒有蒙古人的威脅,這群數以萬計的人精通戰(zhàn)陣武藝卻衣食無著,會作出什么事來?

    郭寧這幾年讀書不少,總覺得當時金國的北疆防線,宛如北魏的六鎮(zhèn)。人都是要吃飯的。一頓兩頓吃不了飯,倒還罷了;一直吃不飽,再怎么忠心報國,也只有從痛罵叛徒,轉為理解叛徒,最后成為叛徒了。

    他絕不會讓大周的北疆防線走上這條舊路。

    所以中原和草原的聯(lián)系必須緊密,商路必須通暢。

    所以朝廷必須能從草原源源不斷地獲取利益,并把這利益持續(xù)投入到軍隊。

    所以北疆的將士們要樂于在北疆服役,也得在北疆找到他們汲取利益所在,否則他們不可能樂于代表朝廷,維持對每一處屯堡周圍的控制。

    郭寧的這個想法,曾在朝中引起相當的反對。不少朝臣都覺得,軍隊既然吃著朝廷給予的豐厚俸祿,就該忠于王事,全心全意地履行職責。若他們在俸祿以外得到其它好處,分心旁騖還是輕的,萬一軍隊因此脫離了朝廷的掌控,必為心腹大患。

    對此想法,郭寧實難茍同。

    他自己從底層掙扎的小卒做起,最了解軍隊的真實情況,也深知人心難免貪婪。大周朝廷本身,和大周朝***貴胄們、中層以上的軍官們一個個都參股商行,大做生意,而指望軍隊本身清白如水,將士心如鐵石,根本是做夢。

    王朝制度下,水至清則無魚,這種將士們額外的生意,朝廷根本沒法阻止。非要禁止,只會逼的將士們私下里與朝廷對抗,而且越是敢于對抗的,賺得越多。

    在郭寧的那場大夢中,就連后世那支真正的鋼鐵軍隊,也難免一度牽扯進種種利益,直到某位手段超群的總帥上臺,才慢慢著手解決問題。饒是如此,那總帥上臺前也還念了兩句詩來自我激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市| 玛多县| 壤塘县| 竹溪县| 秦皇岛市| 定陶县| 达拉特旗| 措美县| 丹寨县| 定州市| 和林格尔县| 青浦区| 沾益县| 龙泉市| 泉州市| 息烽县| 英吉沙县| 阳东县| 夏津县| 醴陵市| 和平区| 潮安县| 冀州市| 汪清县| 儋州市| 隆尧县| 定安县| 平江县| 兴化市| 凤冈县| 兰州市| 邯郸市| 台州市| 特克斯县| 凤冈县| 句容市| 肃南| 青海省| 南投市| 宜丰县|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