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百三十六章 北虜(下)-《扼元》


    第(2/3)頁

    郭寧擦了擦手,翻了幾頁條陳,問道:「從南朝招募商賈,是個好主意。多些競爭,也免得咱們的官豪商賈賺慣了錢,還要盤剝百姓。不過,放手從南朝招募人???讓這些人用腳說話,用前所未有的人口遷移,來證明大周之政優于宋國?晉卿,我倒不是擔心什么,可是南朝富庶勝我,宋人百姓會愿意到中原、北方混飯吃么?這些人來了以后,又真有這么多的飯給他們吃?」

    邊上駱和尚悶悶道:「不僅得吃飽,還得吃好,怕是不那么容易?!?

    耶律楚材向駱和尚微微頷首,探手替郭寧又翻過一頁:「今年頭上還沒把握,但明年一定可以。」

    郭寧端詳條陳內容,片刻后頷首:「果然如此的話,值得試一試……這條陳且放我這里,容我細細研讀。來,吃菜,吃菜?!?

    外人譏諷大周,總說大周政權有褪不去的草臺班子氣息。雖說朝堂上省部堂皇,但真正參與決斷大政的,始終都是皇帝身邊的若干親信班底。而許多影響深遠的政務,也往往是在飯桌上討論決定的。

    嘉定十二年春。

    南朝宋國,撫州臨川。

    陳良甫站在擬峴臺旁的土崗,眺望左近的田地。

    宋國江南西路的撫州臨川城,始建于五代時的大豪危全諷,此后數百年,有二晏、曾鞏、王荊公、陸象山等人誕生在此地,堪稱地靈人杰。

    撫州也是出良醫良藥的地方。象山先生的兄弟陸九敘,就是有名的藥商。有家底的從事藥業,而族中貧困的,往往學醫。

    陳良甫便是先前大周商船往來福州時,隨同王二百南下的那個船醫。他的本名喚作陳自明,字良甫。

    兩年前,他在慶元府訪求醫方時遭逢不測,身邊沒了錢財,一時窮困,這才應了海商的邀請,做了兩年船醫。他在撫州當地,其實拿手的是婦科,行船兩年,倒也練出了不錯的外科本事,尤其擅長治療金創和癰疽。

    這會兒,是陳自明時隔兩年回到家鄉。因為海上風霜,他原本文弱的面容,變得粗礪了些,頜下還蓄了一把胡子,顯得比實際年齡要成熟。

    南朝宋國的撫州,景色與北國漠南同名的那個撫州全然不同。正逢春光燦爛,山水滴翠,不遠處的青云嶺仿佛漂浮在綠色大海中的一片碧玉,令人心曠神怡。

    可陪伴在陳自明身邊的數人,卻個個神色慘澹,眼睛有點發紅。

    「去年和前年,連著天寒,每畝一石的定額,大家都承受不起,何況還有事例錢和堪合錢,身丁錢和役錢也能少,更不消說地方上大斗、大斛、預借、重催、義倉等諸多見不得人的手段。對了,兄長,年初的時候,興元府那里有軍士張福、莫簡等人聚眾數千造反,朝廷調兵平叛,又得加征錢糧……」

    說話的,是陳自明的堂弟陳自新。他沒戴帽子,也沒頭巾,就用一根舊布束發,身上的袍服打了四五個補丁,臟得看不清顏色。

    明明是個書生,生生把日子過得比泥腿子還落魄,陳自明見這堂弟的模樣,氣不打一處來,打斷他的話問道:

    「災年隔三差五都有,沒什么新鮮的。川中兵馬廝殺,又和我們江南有什么關系?」

    陳自新一迭連聲叫苦:「川中打起了仗,北虜又兵強馬壯,我們江南西路免不了要支移糧秣!若不愿移近輸遠,就得額外繳納地里腳錢,每一石糧,額外加收四斗!」

    興元府的兵士造反,自有利州路去支應平叛所需;便是規模再大,后頭兩川四路盯著。何況川蜀以外還有京湖呢,何至于就需要江南西路支移糧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繁昌县| 清远市| 深圳市| 镇巴县| 车致| 繁昌县| 邹城市| 鹤山市| 漾濞| 行唐县| 武宁县| 呈贡县| 尖扎县| 交城县| 辉南县| 通化市| 沁水县| 巴彦淖尔市| 万源市| 进贤县| 杂多县| 婺源县| 延寿县| 和政县| 永新县| 安泽县| 德保县| 忻州市| 丁青县| 虎林市| 洪湖市| 景谷| 宿州市| 治县。| 栾城县| 南京市| 象州县| 静海县| 福鼎市|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