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逼迫(中)-《扼元》
第(1/3)頁
郭寧在北疆當兵時,他自己和身邊的同伴都對蒙古人充滿了恐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蒙古騎兵以其超強的機動性,能在上千里的范圍內周旋進退,將時間和空間作為己方最大的助力。
為了應對這種優勢,郭寧在軍事情報的收集、傳遞方面下了極大的功夫。遍布在北疆的大量屯堡、烽燧和密集的道路耗費了巨大資源,也是其中一環。
這是自古以來中原政權與草原政權對峙時必須要做的,秦漢如此,宋金如此,大周照樣如此。只不過大周的基礎工作,是為了支撐本方精兵長驅猛進,以己之長撼敵之長,這又與秦漢宋金不同而仿佛極盛之唐。
想得很周到,但落到實處,發現在情報上頭根本無需擔心。這幾年蒙古的軍事情報壓根不通過屯堡和烽燧,直接隨著商隊和明里暗里的貿易通路滾滾而來。
定海軍起家的時候,主要的財源是和南朝宋國進行的皮毛和馬匹貿易。馬匹倒也罷了,本來就是南方持續所需。這幾年南方天時不正,冬季經常滴水成冰,無數百姓對毛皮、氈布之類的需求,也是翻著跟頭往上猛漲;其數量之龐大,遠遠超過東北內地能提供的范圍。
不是說大周非得賺這個錢,可大周本身,也是南朝宋國大量商品的傾銷之處,非得拿出足夠的貨物出售來平衡。
所以大周一直在南朝宋國和蒙古草原之間做著二道販子。在和蒙古保持軍事對抗的同時,又始終鼓勵經濟上的密切往來。
這一來的好處,便是為了做生意,蒙古人自家就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消息。無須特意打探,蒙古各部的帳落分布、畜群肥瘦乃至各部兵力多寡強弱,部落首領的立場堅定與動搖全都會及時傳遞到有司。草原上的情形對大周而言,完全沒有秘密可言。
相對應的麻煩也不少。那就是蒙古人自有蒙古人的忠誠和執拗,大周有什么風吹草動,也總會有人想盡辦法從大周境內脫身,將情況通報給世世代代統治他們的部落首領們。
當然更多的人并非出于忠誠,而是出于最直白的利益考量。比如這一次,許多在大周境內討生活的蒙古人覺得,既然大周要削減在北疆的駐軍,那蒙古人必定會再度偉大。于是好些此前在漢地過得不亦樂乎的蒙古人,忽然又懷念起草原風物,向往起鐵蹄和長刀了。
草原上的居民千百年來都是如此,隨風倒是滲入血脈深處的必備技能。連中都城里都會有人臨時起意,試圖脫身。綿延上千里的北疆沿線,那樣的人可就更多。
短短兩旬之內,只各處屯堡和運輸線上逃亡的蒙古人,就超過了三百。縉山附近某個據點新設的氈布工場里,還有剛學會編制氈布手藝的蒙古匠人串聯起來,發動了近乎暴動的逃亡。
盧五四在中都被詢問時,立刻就提出以抓捕掌握氈布編制紋樣的蒙古人為理由,這還真不是瞎掰。
不過,中原之人對草原近況的了解,難免略慢一步。
郭寧授意部下們縱放各種來路的蒙古人逃回草原,是因為逃走的蒙古人越多,大周北疆駐軍即將大量縮減的消息傳播的速度就越快,傳播的范圍就越廣。這將會影響在草原上窮瘋了的蒙古別部,讓他們形成洶洶之勢推動黃金家族和成吉思汗的決定。胥鼎把這個謀劃看在眼里,也覺得是蒙古人難以應對的陽謀。
這個陽謀的前半段,進行得很是順利。只不過蒙古人逃回到草原以后,面臨的局面和郭寧的預料略有不同,目標實現的過程,也比預期多了一點點波折。
那些窮瘋了的蒙古別部,十有八九已經不在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蕉岭县|
兖州市|
长寿区|
云和县|
杭锦旗|
晴隆县|
双鸭山市|
宕昌县|
柏乡县|
华池县|
柳河县|
林西县|
禄丰县|
固阳县|
榆林市|
仲巴县|
翼城县|
法库县|
甘肃省|
左云县|
葵青区|
肥东县|
和平区|
周宁县|
阳城县|
密山市|
井陉县|
伊金霍洛旗|
廊坊市|
利辛县|
陇西县|
延安市|
丁青县|
徐水县|
什邡市|
河间市|
普兰店市|
长宁区|
横峰县|
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