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決戰(上)-《扼元》
第(3/3)頁
郭寧的回答,則是半真半假地告訴李霆,真要對付你,直接軍法懲治就行了。難道你和你的部下們還能抵擋得住大周皇帝的威勢?你現在還能帶兵與皇帝匯合,就證明皇帝沒別的意思,你也莫要聰明自誤。
好在,這世上人有私心、辦壞事是常態。就連后世那位不可言說的偉人,也承認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這不影響他帶領志同道合之人,將中華民族拔出深深泥潭,直到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
所以郭寧更不會在意這些。他不是單純的理想主義者,能夠容忍許多。不止犯錯,不止疑慮,甚至也不止一定程度的腐化。他只需要那些被容忍的人與自己站在一起,共同面對這個時代最具破壞力和摧毀性的敵人。
就在此時,隱約的轟響聲漸漸匯集。
南方的荒野上,有百余騎為一股的騎兵連續不斷地洶涌而來。那是得到李霆的命令,從京兆、鳳翔兩地聚集起的精銳騎兵。
西面大河方向,不止冰原震動,更有河流上的冰凌閃爍不斷。仿佛有巨大的猛獸將要把長河迸碎,奮然躍出。那是跟隨郭寧從北疆折返,沿途不斷調整路線、舍棄輜重、更換戰馬的大周禁軍主力。
大周立國數載,對軍隊建設不遺余力,各種大威力的武器和裝備不斷配給,還有某些堪稱超越時代的武器,也在利益促使下急速發展,逐步達到軍隊配置的標準。但郭寧現在也不得不承認,那些武備有其難以避免的弱點,比如過于依賴后勤和運輸。
當軍隊的統帥在東至海,西至流沙,北抵大漠的廣大區域內與敵博弈,當軍隊必須緊隨蒙古人的腳步,展開數百乃至上千里的長途機動;這些最新配備的弱點很容易被針對,導致徒有威力,卻無法施展于戰場。
郭寧能依賴的,始終還是將士的堅韌與熱血,是快馬和長刀,是文明絕不屈服于野蠻,漢人絕不做奴隸的決心。
也不知大軍集結的聲勢擾動了什么,忽然又有大風呼嘯而至。從遙遠寒冷北方撲來的大風,夾雜著無數雪粒。風過處,四周灰蒙蒙一片,嗚嗚的風聲仿佛海嘯,讓人聽不見身旁的言語。隨風亂舞的雪粒打在郭寧的青茸甲上,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打在郭寧的面龐上,隱隱生痛。
風雪到處,從北方原野中策馬趕到的斥候小隊,頓時失去了蹤跡。哪怕瞪大眼睛,只能看到白茫茫無邊無際當中一些黑色小點。
郭寧揮了揮手,倪一策騎奔走發令。
好些侍衛親軍將士們下馬。他們打開掛在馬匹側面的長條包裹,又從包裹里掣出巨大的旗面和旗桿,迎著壓頂的風雪高高舉起。三名五名乃至更多的將士簇擁成群,合力支著旗桿,使之在烈風中紋絲不動,唯有紅色的旗幟隨風翻卷,仿佛風雪和砂塵壓不滅的升騰火焰。
遠處奔行來的騎兵隊伍,很快也掣出了旗幟回應。一面又一面的紅旗出現,匯集,仿佛烈火燎原。十匯成百,百匯成千,千匯成萬,旗幟下的將士們縱聲呼號,唱起了他們的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