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妖怪下界成精,化了這烏雞國王模樣,鳩占鵲巢,奪了人家皇位,睡了人家妻子,竟然還奉佛旨前來?” “那要是按照菩薩說法,像我這般兢兢業(yè)業(yè),保著唐僧取經(jīng),歷經(jīng)磨難,那如來老兒是不是該給我?guī)椎烂馑澜鹋??? 孫悟空說著,冷哼一聲,不看那文殊菩薩。 眾人看著只覺好笑,這堂堂齊天大圣,竟是在耍性子? 到底是那哪吒和孫悟空投緣,當(dāng)即靠上前去。 “大圣莫要胡言亂語,擾了佛陀清凈,菩薩如今這不下界幫忙來了,你這么說,不是寒了菩薩的心?” 文殊菩薩知這孫悟空脾性,倒也好性子解釋道。 “你這猴子,罷了,罷了,就將原委說與你聽!” “早年間這烏雞國王卻也是樂善好施之人,行仁政,布恩澤,日夜吃齋念佛,我佛見他功德加身,與我佛有緣,便差我前來度他歸西,以證金身羅漢?!? “只是當(dāng)時(shí)我不可以原身和他相見,便化作凡僧,向他化緣,中途又論了些佛法,這國王不識(shí)我佛真身,以為我在為難他,便差人將我困了,浸在御水河中三天三夜。” “多虧六甲救我,此事上稟如來,如來便落了法旨,讓這獅子將他推下井,浸他三年,算是報(bào)我那三日水災(zāi)之恨!” 文殊說到這里,也是忍不住搖頭。 “所言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至汝等取經(jīng)人到此,成了功德!” 這一番話落下,眾人反應(yīng)各不相同。 敖君心中早知其中部分因果,倒是不曾太過詫異,只是暗道。 “人家浸了你三天,為還因果,竟是要浸對方三年,若非取經(jīng)人到此,這國王就要是想要回魂,怕得等到滄海桑田?!? 敖丙則是戚戚然。 “量劫之下,若得功德加身,當(dāng)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烏雞國王若是日后得以證道羅漢金身,想起凡間種種,不知作何感想。” 哪吒則是捎了捎頭。 “想來該是這烏雞國王當(dāng)有此難,經(jīng)此一劫,日后定可得證羅漢金身,也算功德圓滿,依照文殊菩薩所言,佛門當(dāng)是再添一金剛,佛門當(dāng)真要大興啊,勢不可擋?!? 孫悟空則是看了一眼虬首仙,心下冷笑。 “明明就是自己欲要報(bào)浸水之仇,還拿個(gè)坐騎當(dāng)擋箭牌!真是仁義!” “口口聲聲說的慈悲,便是如此作態(tài),未免太過假仁假義了些。” “三日換三年,換得功德加身,真是莫大的福氣?!? 心中對佛門怨氣更深,自不必言,口頭上卻也不肯放過。 “菩薩說的天花亂墜,倒是報(bào)了那一飲一啄的私仇,可這獅子下界成精,不知害了多少人?!? 文殊菩薩臉色一僵,下意識(shí)的忽略孫悟空前邊的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