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瓦雷拉第一次沒能搶到手術門票。 就在他匆匆離開醫院,冒著差點被馬車撞翻的危險趕到劇院門口的時候,賣票亭窗口前已經被人掛上了“售罄”的牌子。 “別看了,賣空了。”賣票員笑著往嘴里灌了一口白蘭地,“昨晚上剖宮產尹格納茨沒來,今天順利做完了剖宮產的卡維就和尹格納茨來了一場同臺,還是精彩的闌尾炎。嘖嘖,只用了不到5分鐘票子就沒了。” “一張票多少錢?” “普通票?50。” “怎么又是50......什么時候能掉回正常價格?” “放心,就今天的火爆程度,只要這臺闌尾炎手術能繼續成功,下一場說不定就漲到70了。” 看著興高采烈為老板數錢的賣票員,瓦雷拉都無力吐槽:“真沒票了?” “沒了,等之后的吧,反正市立總醫院肯定還會做剖宮產,只是需要點時間。”賣票員關掉了窗口,從小門走了出來,“如果記者先生對手術很感興趣,完全可以找那些還沒入場的人出高價再買嘛。” 百盟書 再買? 50克朗的普通票,再買起碼得70克朗。這還是保守估計,從這樣的火爆程度來看,恐怕翻倍都不過分。 “你就別開玩笑了,一來一去差價還得我自己貼。” 瓦雷拉雖然這么說,但其實現實更殘酷。 現在沒了專欄記者的特權,編輯不會報銷手術門票,錢都得他自己掏。按他每個月200多克朗的可憐工資,怎么可能為了一場手術把小半個月的工錢都丟進去,不活啦。 “我剛才還看到你那位小同事,他買了一張70克朗的票子,要不你找他商量商量?” 瓦雷拉嘆了口氣:“算了。” “那既然這樣的話......”賣票員又來了一口,笑著說道,“其實漏掉一場也沒什么,反正你昨晚上也漏了。你回報社沒看到,手術結束離場后一群人還跟在卡維醫生身后,那場面,就差一起去市立總醫院了。” 瓦雷拉知道他在數落自己,也能想象昨晚的火爆程度,但現在為了進去只能忍:“戴蒙先生,我想和你商量件事兒。” “嗯?什么事兒?” ...... 這臺手術有前期的告示做預熱,并且明確寫出了售票時間和手術時間,肯定要比昨晚上臨時的剖宮產靠譜許多。 手術定在了晚上7點,為了造勢,劇院還特意騰出了昨晚剖宮產所用的手術劇場,從下午四點售票開始就開門允許入內。 昨晚上的零售業務讓院務明白了一點,食物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放那些小販進來遠沒有自己做中間商來的舒坦,所以今天的休息室里就多了好幾樣小吃。 晚上6點,清空了一天的劇場內沒了血腥氣,更多的反而是各式食物的香味。 在場觀眾紛紛聊起了昨晚的剖宮產,在吐槽了幾家報紙小家子氣的報道之后,他們的關注點也紛紛落在了今天這場闌尾炎手術上。 手術難度自不必說,腹腔一直都是手術禁區。那塊區域的解剖結構復雜,傷口易潰爛,難縫合也難愈合。 全奧地利闌尾炎手術的成功率一直在50%上下徘回,即使有了麻醉術降低了手術速度的要求,它的成功率也沒有提升,相反還有隱隱下降的趨勢。 比起剖宮產的快進快出,驚險刺激,闌尾炎手術就是個爛攤子,不溫不火的,還特別耗費時間。 尹格納茨是闌尾炎切除術的時間記錄保持者,平均手術時間控制在了50分鐘左右,最快的只用了34分鐘,可惜那位病人因為難以遏制的高熱,于術后第八天死亡。 手術的看點很明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