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可是陛下的大功德!” 這討論的人里面,除了有一些是百姓之外,也摻雜了一些東廠和錦衣衛的臥底。 這些人也得也立刻出來接話,“沒錯,你看這城外的粥棚,那是陛下親自下令設置的,以前那些百姓喝的薄粥,里面也沒見幾顆米。” “今年這陛下拿出了大量的銀子,購買了大量的米糧,這粥煮得厚厚的一根筷子扎著上頭,那都倒不下來。” “還有城外那些沒能夠找到活干的流民,陛下還給他們贈送了大量的無煙煤,讓他們勉強安全的過冬,還給他們搭了擋風的棚子,這些不都得從陛下的內帑里面撥銀子嗎?” “大家看著陛下查抄貪官,都抄了大量的銀子,可那也不頂用啊!陛下不一天只吃一頓飯,又怎么有那么多的銀子鎮濟流民。” 這些報紙影響,加上這些錦衣衛的努力,朱由校的確在越來越多的百姓心目中扭轉了印象。 但是更多的百姓,其實也不太在意這些事情。 他們更喜歡看的,就是報紙里面的這些貪官的故事。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谷礙 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價值觀,也是最有爽感的故事。 尤其是孫之獬在報紙里面,暗示這些貪官還是東林黨人多。 他們就差沒直接說東林黨的大臣,就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了。 很多東林黨的大臣,其實也會買這樣的報紙回來看。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覺得在報紙里面的各種各樣小故事,很有意思,也很下飯。 可是慢慢的,他們看著看著報紙,便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了。 “呸,昏君!真不要臉!” “他們閹黨就不貪了?” “我東林等人兩袖清風,豈是此等蠅營狗茍之人!” 尤其是他們看到這里面贊揚朱由校的內容時,更感覺到十分的嗤之以鼻。 什么陛下一天只吃一頓飯? 什么陛下鞋子里面的襪子,那都是破洞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