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立極抬起頭,看了一下上面的朱由校,發現對方精神頭十分的好,臉色也是十分的紅潤。 顯然,如果沒有出什么事情的話,朱由校起碼還能夠再活個二三十年。 這二三十年下去,等到朱由校入土的時候, 黃立極他們也早就入土了,又何談什么復出呢? 所以那些辭官歸隱的閹黨大臣,也都是閹黨之中的少壯派,他們有時間,他們熬得起,他們還能拼一拼能活過朱由校。 說不好朱由校運氣不好, 又有下一次繼續落水的機會,這種事情誰說的好。 戶部尚書李起元站了出來,向朱由校一拱手, 說道:“陛下,如今遼東的軍餉又到了該發放的時候了,臣請陛下通過朝廷給遼東發響的許可,讓戶部往遼東運送五十萬兩軍餉,以免對遼東的防御產生不良的影響。” 朱由校雖然已經提前知道這個事情,聞言之后也只是點了點頭,“準奏!” 他沒有理由反對這個事情,只是他有點好奇,“這遼東的軍餉本來就應該準時發放,只是朕有一些好奇,之前朝廷還一直喊著沒有銀兩,沒有辦法給遼東撥軍餉,想要讓朕的內帑里面撥出百萬兩銀子,給遼東邊軍做軍餉,怎么事到如今,你們戶部又湊足了?” 朱由校這個話說出來,李起元倒是沒有什么, 他乃是一個閹黨,這個話顯然不是對著他來的。 但是在場的東林黨大臣都感覺到有點尷尬。 朱由校現在就要打他們的臉了。 只是朱由校這個話不是問他們,他們雖然有滿肚子的辯解之策,卻沒有表現的機會。 那邊被問到的戶部尚書李起元,只能繼續說道:“陛下,是東南的十幾個府拖欠的稅收都已經交上來了,這才有了銀兩給遼東的軍隊發軍餉。” 朱由校倒是沒繼續說什么。 他作為一個皇帝,稍微對這些東林黨的大臣調侃敲打一下便足夠了,再深究下去也沒有意義,反倒讓他失了帝皇的體統。 只不過這一些東林黨大臣的能量還真大,之前朝廷三番五次催促,都搞不上來的稅收,如今經過這些東林黨的一努力,反倒是馬上就收上來了,倒顯得他們有幾分本事。 之前戶部還想讓朱由校從內帑里面,抽出百萬兩銀子交給遼東的軍隊充當軍餉,只不過都被朱由校拒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