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朝廷于是授命秦良玉為都督僉事、充都督同知總兵,并加封為夫人,授馬祥麟為宣慰使,秦民屏為副總兵,秦翼明、秦拱明為參將。 授官后,秦良玉又收復紅崖墩、觀音寺、青山墩等賊軍重要據點,奢崇明兵敗自殺, 秦良玉徹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亂。 朝廷因功多次賞賜秦良玉金幣。 天啟三年,秦良玉上書說:“我帶著秦翼明、秦拱明裹糧出戰,先后取得了像紅崖墩三戰那樣的勝利。” “可是那些離間我們君臣的大將們,他們沒見過賊兵的面,卻在那里整天揮著胳膊吹噓,等到和賊兵對壘時,就聞風而逃。” “那些自己被賊兵打敗了的人就擔心別人戰勝賊兵;自己被賊兵嚇住了的人就怕別人膽子比賊兵大。” “像總兵李維新,他在渡河一戰中失敗回營,反而拒我于門外, 不容我進城相見。以一個六尺身軀的大男子忌妒一個巾幗婦人,他如果夜靜時想一想就應當羞死。” 皇帝朱由校于是下詔文武大臣必須以禮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天啟四年,秦民屏隨巡撫王三善率軍在陸廣作戰失敗,王三善率先逃走。 秦民屏在大方大破賊兵,屢戰屢勝。退兵時,遭到賊兵襲擊,奮戰而死,秦民屏兩個兒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圍而出但也重傷。 秦良玉上書請求撫恤,朝廷于是追贈秦民屏為都督同知,并立祠祭祀,兩個兒子秦翼明、秦拱明封參將。 從秦良玉的這些事跡來看,秦良玉確實是朱由校調兵進京的最好一個選擇。 因為秦良玉對朝廷可以說的上是忠心耿耿,對天啟皇帝也足夠忠心。 而朱由校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多次對馬家以及秦良玉進行封賞,無論外人怎么想, 但單從秦良玉和馬家人的心目中來看,這朱由校來起碼也是一個明君了。 在歷史上, 這秦良玉也無論是在對抗各地紛亂而起的亂軍,還是對抗建奴的入侵,都產生了極大的作用。 尤其是歷史上在對付建奴入侵時,秦良玉所率領的白桿兵與建奴白甲兵正面野戰,竟然完全不輸于建奴的白甲兵。 甚至如果后來不是建奴調來的大炮,轟擊白桿兵的陣地,那么他們基本上不太可能擊敗百桿兵的陣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