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算明朝皇帝不秋后算賬,他們以后也沒有什么別的油水撈了。 這種情況下,他們遼東的武將集團, 其實也更加不希望建奴被鏟除。 要是說誰真的能把建奴給打敗了,恐怕這些的遼東的各個軍頭就得先急起來了。 問題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這明朝的皇帝不知道從什么途徑,搞來了這種畝產將近兩千斤的糧食。 那代表著什么明朝糧食的產量,隨著這種叫做番薯的糧食被推廣開來,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糧食的產出,會比原來高了將近五倍。 大明會比以前可以多養五倍的人口。 皇太極對明朝的情報,一直是非常重視的。 就明朝北直隸的情況,他們也是很清楚。 那些蕃薯田就種在北直隸,就那么一個頗為干旱的環境,糧食依然達到了畝產將近2000斤。 要是大明風調雨順了,又要是蕃薯種在土地肥沃,雨水豐沛的江南呢? 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恐怖局面? 一旦明朝不缺糧,還有誰會去造反。 如果明朝的百姓不造反了,那么明朝的朝廷,就可以從中原抽掉更多的軍隊到遼東來。 暫且不論這些中原調過來的軍隊戰斗力怎么樣,光是這個人數就可以讓皇太極他們感覺到很絕望。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明軍南兵的數量壓過了遼東軍事集團, 那么遼東軍事集團,就不再是不可取代的。 那個時候, 面對著裝備精良, 糧草充足的明朝軍隊,他們大金怎么樣? 依皇太極估計,大有可能會被追著捶吧! 若是皇太極沒有有什么野心,那也就罷了,但是皇太極走上了如今大金汗國的大汗的位置,手里掌握著絕對的權力。 他就不再愿意自己和手下這些百姓,再回到白山黑水之間,過著以前漁獵為生的生活。 他現在之所以想要滅掉察哈爾部,為的是什么? 一來,皇太極是要向所有的部眾證明,他皇太極比他的老子的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