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由此可見,陛下根本就不把希望放在其它軍隊的手里。 將來陛下的軍隊越來越強大,衛所軍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那也不好說。 不同的大臣心里有不一樣的想法,有著各種各樣的擔憂,顯然現在大變革時期已經到來了,他們能不能在種種的朝廷動蕩之中活下來,是他們最擔憂的問題。 在朝廷當官一個行差踏錯,可能就是萬劫不復的結果。 雖然朱由校的兵工廠是駐扎在新豐縣,但他主要是建在新豐縣城之外,隨著朱由校和手下官員的馬車進入到了兵工廠的范圍, 很快就由兵工廠的駐扎的軍隊上來隨行。 除了絕聲衛負責兵工廠的外圍防御之外,還有一只由錦衣衛親自組建的軍隊,堅守著這一處兵工廠的內圍。 就連朱由校和手下的大臣們來了,車隊都必須接受他們的引導, 尤其是大臣的馬車和人員,都被這一支錦衣衛的軍隊看得嚴嚴實實的,絕對不允許有任何的人半途溜出車隊,為的就是兵工廠的那些秘密能夠守住。 其實主觀上講,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從客觀上講,朱由校對于這些情況,其實不是特別的擔心。 起碼如果沒有外國間諜滲透件兵工廠的話,就大明的那些亂軍,建奴,以及蒙古部落,就算是有了種種種種的技術,也根本沒有辦法打造一個等新豐兵工廠的。 朱由校為了這個兵工廠,前前后后投入了七八百萬兩銀子,這些銀子根本就不是亂軍或者建奴能夠拿出來的。 隨著車隊逐漸向先鋒兵工廠深入,這些官員才發現,這個兵工廠的規模之大,遠遠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其實在這里工作生活勞作的匠人,已經接近十萬人了。 雖然相當一部分涉及到機密的作坊,主要還是掌握在朱由校手底下人的手里,負責操作的也都是一些死囚。 比如說,硝化棉,硝化炸藥,雷汞的制作,這三樣東西是重中之重,都是由這些死囚親自動手操作的,其他的相對就沒有那么重要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