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路上還和大家打招呼呢。 那此刻這個開著奔馳車的人到底是誰呢。 農村人都喜歡湊熱鬧。 一個個圪蹴在不遠處,想看從車里下來的人是誰。 車里的陳洋并沒有顧得上思考外面那些人在想什么。 他只是隔著前面車窗看到了一道蒼老、陌生但又很熟悉的身影。 準確來說。 是個走路有些佝僂的老太婆。 還真是趕巧了。 這個老太婆就是他一直掛念且內心深處留存一定愧疚的奶奶。 老人家提著半筐羊糞,正從大門外面的羊圈那邊走過來。 看這架勢,是準備燒炕。 窯洞里都是土炕。 相對于架火爐,燒炕也是一種很好的取暖方式。 “老太婆哎…” 陳洋搖了搖頭,眼睛一酸,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真的是不知卻措。 但還是拉開車門走了下來。 “奶奶” 他這一聲喊出去。 老太婆抬起了頭。 周遭那些圪蹴著的人也明白了奔馳車的主人到底是誰。 他們當中不乏上了年紀的人。 很快就想起陳德仁還有一個兒子呢。 再結合一下陳德仁的相貌。 這個小伙子大概率就是其兒子了。 有人嗓子眼很干,心里逐漸不是滋味兒,對于這個結果一時之間還真有點難以接受。 怎么說呢。 這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嫌你窮,又怕你富的。 當年陳德仁風風光光的帶著家里人搬離小江村時,他們這些人是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的。 后來聽說陳德仁風光不再了。 一個個又仰巴起來了。 捎帶著還又同情起陳德仁了,平時說起來滿是唏噓。 總覺得陳德仁可惜了,不該是這樣的結局。 可如今看到人家兒子風風光光的突然出現,那心里瞬間就又有些不平衡了。 只能說。 這就是人性。 “嘿嘿,小洋回來了” 老太婆看到突然出現的大孫子,反應異常真實。 眼睛都瞇成一條線了,嘴里念念叨叨。 看得出來,那是發自內心真高興。 移動著蹣跚小碎步,很快就走過來抓住陳洋的手。 眼睛也沒閑著,上上下下一個勁兒的打量著心里最想念的大孫子,稀罕的很。 什么叫偏愛。 這就是。 即便是聽到動靜從院子里趕出來的陳德仁,看到這一幕也乍了乍舌。 暗自感慨自己這老母親也太明顯了。 “奶,你身體最近怎么樣,頭還暈不暈” 陳洋抓住奶奶有些干癟的手,也是一臉笑容。 前世愧疚的事很多。 其中之一就是有關奶奶。 要是他前世能有出息一些,奶奶的腦梗病就不會蔓延太快,提前就被他帶到醫院治療加預防了。 不敢說痊愈,可最起碼能讓老人家多活幾年。 再有一個就是奶奶去世的第一時間,他并不在現場,等趕回來時人已經躺在地上了。 那個時候他還沒什么概念。 后來經歷了一些事,年齡來到30幾歲時,再回想起那些,那是發自內心的后悔。 誰讓老人家活著的時候最疼他呢。 他明顯是辜負了老人家的偏愛。 “好多了,你買的那個藥厲害,我連著吃了幾天整個人感覺都不一樣了,頭也不昏了,也能吃進去飯” 老人家生怕大孫子溜走,一個勁兒的拉著向院子里面走去。 至于大門外面。 那些看熱鬧、好奇心爆棚的人。 一個個也都起身準備要離開了。 有幾個人倒是嬉皮笑臉的走到了奔馳車跟前,一邊和陳德仁拉話,一邊打量著車。 好車就是好車。 僅從外表看上去就不一樣。 比大眾捷達、比亞迪那些車強多了。 從陳德仁嘴里再次確認了陳洋的身份后,一個個徹底沒脾氣了,都在努力掩藏身上那股失落感。 他們雖不知道陳洋如今在干嘛。 可僅就這輛奔馳車,再加上剛下車時的穿著、氣質,就可猜到陳洋如今肯定混得不錯。 “老陳,你兒子在哪上班啊,之前聽說當修理工呢,看這情況不像啊” 也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陳德仁兒子過去幾年在干什么。 畢竟陳洋的小爸陳德元這些人都住在小江村,平時蹲到一塊兒閑諞,無意間就能說到陳洋。 更何況,陳德元之前還在村里給陳洋張羅打聽過對象。 有人知道他是個修理工這也正常。 老子生意失敗,連續多年背負著巨額外債。 兒子又不是個學習的料,早早當修理工給人修車。 也難怪大家在此之前對陳德仁是同情的。 也對陳德元主動攀親表現的很冷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