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回姑復(fù)-《大唐稱王》
第(1/3)頁
周穆王求長生,始皇派徐福出海求仙草,到漢武帝,幾位大名鼎鼎的皇帝都想著長生不死,其他帝王或是效仿,或是尋求,吞服丹藥更是一種常事。
雖然人參不是長生不死的藥材, 不過就憑借王牧說的藥效,李世民都不會放過,更何況還有御醫(yī)證實,百草之首的名頭。
千年人參不能長生,但是可以續(xù)命,那么幾千年, 上萬年的呢?別管有沒有,至少是一個希望。
房玄齡暗自感嘆,王牧真是厲害,草原走一趟,突厥的陰山以后就不屬于突厥了,根據(jù)打探到的消息,那一處鐵礦,已經(jīng)開采了一兩百年,但是遠遠不到結(jié)束的時候,那么大一個礦區(qū),朝廷永遠不會放棄,即便改朝換代。
鐵礦配合煤礦,出現(xiàn)在相距不遠的地方,就是一處源源不斷的兵器作坊,這就是一處必爭之地,可以預(yù)見,草原從今往后,除了臣服,否則再無平靜之日。
東北那塊地方, 王牧還沒有去過,但是他說出了人參, 還有那句震驚李世民的話:“營州有大唐最大的鐵礦區(qū),東北煤礦比起太原,雁門一帶更多。”
不明白王牧是怎么知道的,他原話只是聽說,哪怕沒有得到證實,房玄齡相信他不會說謊,畢竟這是在李世民面前說的,欺君之罪,可是沒人敢承擔(dān)的。
房玄齡微微搖頭,露出一絲苦笑,原本以為,打了頡利,可以安穩(wěn)幾年,看來有些奢望,接下來大唐事情更多,哪怕不會大軍出動,小動作定然更多。
想到這些, 房玄齡更希望杜如晦早日康復(fù), 幫他分擔(dān)壓力。和杜如晦合作時間長了, 他很享受,只提供意見,不做覺得的感覺。一件大事,他可以想出好幾個辦法,但是做出決定,建議皇帝選擇,無疑需要承擔(dān)更大的壓力。
…………
離開長安,王牧心里感到很輕松,有種鳥上天空,魚入大海的感覺,雖然他本身就在大海之上。
“要我說,就別折騰了,送老頭子回家多好。”陸德明喘息著說道。
“嘿嘿,江南風(fēng)光不錯,不過陸老還是可以去姑復(fù)看一看,想必您老還沒有去過驃國吧。”王牧笑著說道。
“我這把老骨頭了,就算救過這一次?下一次呢?完全就是浪費精力。”陸德明說道。
“好了,陸老您少說話,多休息,等您好了,再考慮這些。”王牧幫他蓋上薄被,笑瞇瞇的說道。
說話確實有些累,陸德明從善如流的閉上了眼睛。
陸慶葉對王牧感激的點點頭,雖然他已經(jīng)是中年人,不過對于爺爺,他可不敢頂嘴,也無法打消陸德明想回老家死的念頭,只有王牧敢,不管不顧的直接進入大海,連靠岸都沒有靠岸。
相比陸德明說話都累,杜如晦略好一些,一直笑瞇瞇的看著他們。
雖然看上去杜如晦精神狀態(tài)還不錯,王牧可不敢掉以輕心,畢竟這是御醫(yī)都束手無策的病情。他知道有許多人,上一秒看上去還好好的,神采奕奕,下一秒就進入彌留。
王牧也不知道孫思邈是否能救這兩人,他相信的是孫思邈的名頭,所以抱著希望,帶兩人南下。
王牧也知道,兩人要是死在路上,或者孫思邈也救不了,陸家與杜家,肯定有人不滿,不過他也顧不得那么多,從小接受的教育告訴他,人命大如天。他可以漠視生死,視番邦為豬狗,但是做不到見到熟人要死了而無動于衷。
御醫(yī)每個時辰都會為他們把脈一次,他們四個人的使命,就是盡力保證兩人活到孫思邈面前。
杜荷才十三歲,他根本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照顧人,讓他跟著,杜家也是想著萬一的話,杜如晦有兒子送終。
“聽說驃國有許多楠木,可得給我一根。”杜如晦笑瞇瞇的說道。
“老杜,別廢話,只要挺過這一關(guān),某送你一塊翡翠,等你百年之后,用翡翠做棺材。”王牧沒好氣的說道。
“嘿嘿,就這么說定了,咳咳。”杜如晦高興的笑了起來。
“老夫也要。”一邊的陸德明睜開眼睛說道。
“有,都有,去了克欽城自己挑,別怪我把丑話說到前頭,誰要是撐不住,就只有木頭棺材下葬了。”王牧翻了個白眼說道。
“嗯,玉石需要慢慢打磨,老夫無論如何,也會撐到那個時候。”陸德明也不喘息了,很肯定的說道。
見兩人精神不錯,王牧也放心一些,上了艦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湘西|
安多县|
克拉玛依市|
平定县|
塔城市|
石棉县|
普兰店市|
岐山县|
自贡市|
台北市|
崇义县|
时尚|
北流市|
武安市|
昌邑市|
西宁市|
馆陶县|
修水县|
丰宁|
耿马|
新干县|
通城县|
临洮县|
子长县|
西华县|
秭归县|
双柏县|
宁河县|
屯留县|
澜沧|
永修县|
仙游县|
九台市|
西乌|
修文县|
当阳市|
彭泽县|
南开区|
息烽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