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每當他回撤拿球,卡瓦尼都會緊隨其后,不讓他輕易拿球和轉(zhuǎn)身。 這位未來的快樂群元老,外號“大佐”的烏拉圭神鋒,不斷用強壯的身體給凌峰上強度,手上也是連拉帶拽。 雖然經(jīng)過半個賽季的加練,凌峰對抗能力和核心力量,都有了一定的進步。 但是,相比起卡瓦尼,他的身板還是薄弱了些。 如此強度的壓迫,讓凌峰基本無法轉(zhuǎn)身,也不敢將球過多地停留在腳下。 當然,他可不會那么傻乎乎地跟卡瓦尼在中場糾纏。 霍奇森讓他替補登場的任務(wù),非常簡單。 就是他一直以來都在做,也是最擅長的事情: 梳理球隊進攻,為隊友制造射門機會! 不過,這可不是那么輕易能夠做到的。 隨著比分領(lǐng)先,卡瓦尼的回撤中場,烏拉圭的戰(zhàn)術(shù)陣型從一開始的442變成了451。 烏拉圭在中場囤積了大量的兵力,就是為了防凌峰極具威脅的直傳球。 當然,這樣的場面,對凌峰而言,并不罕見。 在英冠聯(lián)賽,萊斯特城的每一場對手,幾乎都會采取防守反擊甚至全面防守的態(tài)勢。 而面對密集防守,要么邊路爆破,要么定位球戰(zhàn)術(shù),要么遠射轟門。 而前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這也是霍奇森將斯圖里奇移到左邊路的理由之一。 他希望斯圖里奇和斯特林這對利物浦的邊路組合,能夠在左右兩個邊路興風作雨,撕扯烏拉圭的防線,從而制造定位球戰(zhàn)術(shù)! 于是乎,在英格蘭控球時,凌峰不斷地將球分邊,讓兩個邊鋒不斷沖擊對手的后防線。 一旦對手的中路球員過去協(xié)防,空間被擠壓時,斯圖里奇和斯特林就會將球傳到中路接應(yīng)的凌峰,然后由后者繼續(xù)組織調(diào)度,尋找傳球的空間。 “拉希姆!這里!” “丹尼爾,別急著上,緩一緩!” 隨著凌峰在場上的跑動策應(yīng)、一腳出球,以及不斷的呼喊,上半場攻得很是急躁的三獅軍團仿佛有主心骨一般,打得越來越有章法。 在過去的十五分鐘內(nèi),英格蘭的控球率從上半場的百分之五十,一路飆升到了百分之七十! 而且,在斯圖里奇以及斯特林的單點爆破,屢次在邊路制造傳中機會。 只不過,前點的魯尼在戈丁的貼身防守之下,并沒有能夠經(jīng)常搶到第一點,完成質(zhì)量太好的射門。 而作為球隊當中最穩(wěn)定的出球點,所有隊友都非常放心地將球傳給凌峰。 因為他們知道,這個無時無刻都跑空位接球的男人,出球不會拖泥帶水,而且極少丟球。 他們要想扳平比分,甚至贏下這場比賽,就必須團結(jié)一致,聽從指揮! 看著凌峰在場上指揮若定的模樣,英國直播信號的著名解說員馬丁·泰勒老爺子,不由發(fā)出了一句感嘆: “凌峰,他就是我們英格蘭的皮爾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