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松江府。 “陛下的所謀,到底是英明神武啊。” 洪承疇神情感慨,看向陳偉業(yè)說道:“隨著東海水師的明確,江南諸省水師和海防營的籌設,讓一些躁動的群體,都跟著老實下來。 時下在江南諸省治下,誰還記得江南刺殺案? 情況已在悄然間發(fā)生改變。 劉興治這個東海水師總兵官,就是不一般啊,麾下就那點水師戰(zhàn)船,就敢主動出擊滅掉一部所謂的倭寇勢力。” “大司馬說的沒錯。” 陳偉業(yè)微微點頭道:“當初有些人耐不住性子,覺得內務府重掌織造,讓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失,就想鼓搗出倭亂,繼而讓朝廷做出適當妥協(xié)。 只可惜算盤打的很好,可卻忘記一個事實。 自崇禎三年,天津撤衛(wèi)設府以來,陛下就一直在謀劃水師發(fā)展,特別是與歐羅巴各國海商互通有無時,不斷聚攏造船的群體。 天津、遼西、金州、東江、登萊等處水師,先后籌設起來后,圍繞著遼東這處地界不斷磨礪和發(fā)展。 其實國朝的水師力量,是在不斷改進的。 而在謀劃這些之際,培養(yǎng)水師力量的講武堂,擢授鄭芝龍出任琉球鎮(zhèn)總兵官,也都在悄然蓄勢。” 洪承疇雙眼微瞇起來。 他這個大明兵部尚書,做的算是奇特至極。 憑借著鎮(zhèn)壓流賊叛亂之功,被擢授為兵部尚書,按照常理來講,就該盡快趕赴京城,負責兵部的全面工作,確保大明軍事層面的安穩(wěn)。 可是震驚朝野的江南刺殺案出現(xiàn),洪承疇還沒趕到京城赴任,就被震怒的崇禎皇帝下旨赴江南。 查不明白,不準回京。 查不清楚,不準回京。 只是這個江南刺殺案,本就是崇禎皇帝有意為之,即便洪承疇怎樣查,都不可能查明真相。 畢竟涉及到的錦衣衛(wèi),都被悉數(shù)調遣至東江鎮(zhèn),而后密赴朝鮮治下,尋求著新的謀劃部署。 而在審查江南刺殺案期間,隨行的內務府總管大臣,張肯堂和何騰蛟,秉承崇禎皇帝所頒密旨,就織造領域進行破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