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馬皇后-《[綜]母儀天下》
第(1/3)頁
老實說,作為一個這個時代的父親,朱元璋出人意料的開明,不過,想想這也是能夠理解的,他若是那種古板不知道變通的人,也走不到如今這一步。朱元璋是自己赤手空拳起家打下來的天下,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女也不要吃老本,能夠有自己的事業。
在見識過舒云的能力之后,再加上看到當女性不再被局限于家庭,而是開始真正進入社會表現出來的力量之后,朱元璋作為一個皇帝,自然不可能還用狹隘的目光去看待這個問題。女子參與到勞動中的比例越大,對于整個國家財政,乃至其他方面的貢獻也是越來越大的。
別的不說,這年頭雖說沒有所謂的個人所得稅,但是,各種間接的稅種卻不少。女性有錢之后,她們的消費**自然也就被激發出來了。以前舍不得花錢,一方面是勤儉持家的緣故,另一方面,還是因為自己不掙錢,或者是掙錢很少,所以,自然沒有足夠的底氣去花錢,稍微買點東西,說不定就要被冠以“敗家娘們”的稱號。而她們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朝廷都能從作坊,從商鋪那里收到相應的賦稅。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自然是鼓勵女性走出家庭,真正進入社會做出相應貢獻的,既然如此,他自然就不會去限制自個的女兒,不會用女孩子不用那么辛苦,只需要安安穩穩享福什么的借口,限制自家女兒的成長。靠誰都是假的,唯有靠自己才是真的。
在真實的歷史上,朱元璋十多個女兒里頭,幾乎每一個真正幸福的,這也是難免的事情,她們嫁得都是勛貴子弟,結果呢,胡惟庸案,藍玉案,然后又是靖難之役,被卷入其中的勛貴不知道有多少,再加上朱元璋那個嫉惡如仇的性子,勛貴子弟若是犯到他手上,他也是不管人家到底是不是駙馬的。
當然,朱元璋目前來說還沒想那么多,或者說,有著與那一段時間線上不同的經歷,朱元璋的性格自然也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或者說,如今的淮西勛貴,并不像是那段時間線上表現出來得那般強勢,這個幾乎每天都有新變化的國家,思想也在出現劇烈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勛貴,還是文臣,或者說是儒家,都受到了相應的沖擊。
說白了,不管是什么立場,什么學派,大家都不能餐風飲露活下去,就算是那位被封圣的孔夫子,也是要吃飯的,餓到了一定的程度,甭管弟子拿來的飯和肉是怎么來的,一聲不吭自個也就吃了!孔圣人尚且如此,這些門徒真要論起節cao來,說一代不如一代也不為過。面對孔方兄還能保持節cao的人,在面對白花花金燦燦的時候,也就嘴上還能道貌岸然,心里頭早就真香了!
大家到了這個時候,發現不管是皇帝,還是在整個社會上,大家都更講究實際,只會講究什么東西能讓自己更賺錢,而不是什么學問能夠讓他們思想品德更高尚。像是現在,科舉考到秀才之后就直接轉行做商人的已經有不少了,相比較于皓首窮經,花費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考一個舉人乃至進士,結果到頭來沒有門路,或者說是培訓考核不通過的話,沒準仕途都不如一個退役的軍士,那可就太丟人了!
舒云之所以建議改革科舉也是為了培養出一批專業的人才,不光是官方需要這樣專業的人才,而民間更需要這樣的人,要不是條件不允許,找不到合適的老師,舒云恨不得直接直接開始搞各種職業技術學校了!
朱元璋也開始發現,他其實壓根沒必要依靠一幫子儒生來治國,如果說他們之前的社會影響力是九的話,現在可就差多了!說白了,儒生之前的社會影響力,一部分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學問的解釋權,另一部分就是他們所代表的的階級,掌握了天下近半的土地,還是最好的那一半土地,有著這樣的資本,也就是元廷是一幫不怎么講究,會隨意剝奪他們這些耕讀世家財產的,才不把他們當回事,其他人,不管是誰當皇帝,都得尊重他們的意見。皇帝可以殺掉一部分讀書人,卻不可能和所有的讀書人相對抗。
而現在呢,國家的經濟對于土地的依賴性下降太多了,糧食什么的,問題也不是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如葛根,山藥之類不挑土地的植物在原本無法耕種的荒地上廣泛種植,另一方面呢,海貿的盛行,也讓大明糧食的來源不再僅限于大明國內,朝廷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從其他藩國進口糧食囤積起來了。另外,朱元璋如今正在對安南那邊虎視眈眈。中原如今種的占城稻就產自安南,雖說口感差了些,但是產量是真的比較高。放到安南那邊,更是一年三熟。口感這玩意沒什么好說的,大米口感再差,那也是糧食,何況,普通百姓根本沒到可以在乎口感的地步呢!
正好,安南那邊一直不怎么老實,暗地里頭各種小動作,還企圖跟大明討價還價,所以,朱元璋一直想要想個辦法,讓那里變成大明的糧倉。朱元璋甚至考慮過,選個人入贅安南,然后直接讓安南改姓算了!當然,要是安南那邊實在是不安份,朱元璋并不介意將那里變成自個某個兒子的封國。
所以,在如今的情況下,儒家壓根沒有足夠的底牌跟朱元璋對抗,越往后,他們的話語權也會越發被擠壓,而一些真正的實干派才會真的走上前臺。
儒家也算是老實多了,剛開國那會兒,還有人喊著要依從舊例,冊封曲阜孔家,現在已經沒人敢吭聲了!其實要說舊例,衍圣公的封號也就是從北宋那會兒才有的,有宋一代對孔家不可謂不厚待了,結果呢,人家轉眼就有了新主子。抓住這一點,朱元璋就表示,孔子要是知道自家有這樣一個對蠻夷卑躬屈膝的子孫,只怕寧可自己絕嗣,所以,這衍圣兩個字,他們孔家配得上嗎?
朱元璋對那個所謂的衍圣公一府知道得越多,就越厭惡,所以,太廟里頭固然還有孔子,但是卻也增加了諸子百家,而衍圣公這一脈卻是不可能再加封了。至于原本的衍圣公府,朱元璋直接派人將那里變成了孔廟,或者說是祭祀儒家先賢的廟宇。然后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現了!
孔子是儒家的開創者,但是事實上,孔子過世之后,儒家在實質意義上就分裂了,孔子的學生,孔子的子孫都覺得自個是正統,而荀子呢,更是直接開創了法家,儒家的派別那時候真的是很多,光是治詩經的就一大堆,還有治春秋的又是一堆,互相之間差點沒將狗腦子都打出來,董仲舒那時候算是公羊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罷黜百家的時候,可是差不多順便將儒家其他不同派別的一塊兒給踹下去了!你拿著后來的所謂的什么《五經正義》放到那個時候去,那些學派只怕一個都不肯認!
朱元璋表示,我就是個粗人,當初一個字都不認識,也就是后來才念了幾本書,也不知道你們儒家自個內部也有這么多稀奇古怪的學派,所以,我就將古往今來,所有儒家的先賢都放孔廟里頭去了,畢竟,都是孔圣人的門徒,放在一塊兒,孔圣人還能不認他們不成?
朱元璋這么一表態,其他人還有什么好說的,總不能說那些不能算儒家先賢吧,你是想欺師滅祖嗎?
不管在什么地方,人數一多,就不值錢了,橫豎原本的衍圣公府幾百年擴建下來,地方也大得很,朱元璋又惡心孔家人,將人都趕走了,因此,里頭能塞下的先賢人物也很多,甚至一些牽強附會的也塞進去了,這下子,孔廟都顯得擁擠起來了。
不知道的人,自然覺得這里挺神圣的,感覺就像是文曲星匯聚一樣,實際上呢,知道的那些讀書人,都覺得自個跟吃了蒼蠅一樣。
朱元璋暗中差點沒笑破了肚皮,對此還振振有詞,對于孔子來說,說不定大家都是一幫不肖子孫,那么多點少點也沒什么區別!
朱元璋這般神來之筆,弄得儒家顏面全無,但是還又有苦說不出,也只能認了!事實上,儒家其實是一個非常善于改變的學派,或者說,為了能夠讓他們的學派有足夠的生命力,他們隨時都能化身舔狗。所以,已經有一些儒生開始在圣人的微言大義中挑選合適的條目,想要來跟上朱元璋的主張和節奏了!
像是劉基,就是個典型,劉基不能算是純粹的儒家子弟,儒家的學問不過就是他用來敲開仕途之門的敲門磚而已,在元廷那里,他的抱負是得不到施展的,而到了朱元璋這里,朱元璋對于儒家的學問不感興趣,反而對于法家,對于他其他的一些雜學很感興趣,或者說,朱元璋是不管你是什么學派的,只看你的學問有沒有用!
像是當初的李善長,論起學問,算個啥呢?人家就是站對了立場,然后呢,雖說做事有些不擇手段了點,但是人家成功了,那么,就是功臣!你學問再好,不能做事,那也是白搭。當初宋濂還是朱標的老師呢,結果差點就被趕回去吃他自己了!
劉基如今就琢磨著,是不是弄出一門學問出來,來解釋一下如今的這個世道,沒錯,這個世道讓劉基也有點看不懂了!當然,搞學術這種事情,劉基其實并不怎么擅長,后世雖說將他神化了,實際上真正的他,就是個精于雜學的,嗯,學霸而已。作為一個學霸,自然是有著著書立說的野心的,別人能變成圣賢,為什么他不能呢?
朱元璋對此樂見其成,這樣就再好不過了,他天生具備那種統治階級唯我獨尊的意識,一切的理論都應該是為他服務的,而不是讓他去屈從于某種理論!所以,甭管別人私底下說什么,朱元璋依舊是遵從自個的意志選擇相應的道路。
朱樨還在為了自個的建城大業東奔西走的時候,朱標的大婚終于開始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焦作市|
信阳市|
安阳县|
右玉县|
灯塔市|
伊金霍洛旗|
昌江|
凤阳县|
吉林省|
荥阳市|
监利县|
老河口市|
淮滨县|
定远县|
依兰县|
汉阴县|
阳江市|
天门市|
蒙山县|
阿拉善右旗|
稷山县|
安庆市|
淳化县|
铜梁县|
宁南县|
张家港市|
崇信县|
鹿泉市|
柯坪县|
扬中市|
临西县|
黄龙县|
乌拉特后旗|
温宿县|
南丹县|
苗栗市|
玉屏|
阿图什市|
合阳县|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