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呂后-《[綜]母儀天下》
第(2/3)頁
能夠將話遞到劉盈這里的,自然多半是劉盈太子宮中的人,作為太子,太子宮其實就相當于一個小朝廷,里頭有編制的官員就有不少,另外呢,什么太子舍人之類的,正常情況下,甚至不會滿編,因為編制實在是比較大。這些人呢,幾乎就沒有真的出身平民或者是普通士族的,家世再差,起碼也是個關內侯,他們的父輩都是跟著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劉邦平時的時候,說起這些人,都是當做自家子侄一般對待。如此一來,這些人的想法,劉盈自然得顧慮到一些。
劉盈的性子并不算強勢,這也導致了,他很難真正去拒絕什么事情,因此,對于身邊這些臣子的旁敲側擊,劉盈也只能表示,這些全由天子和皇后做主。
如今劉邦跟舒云開了口,表示會在民間挑選良家女子入宮參選,從中挑出劉盈的太子妃來,可以說,直接就將那些人的如意算盤給打消了。
當然,劉盈心中也有一些想法,畢竟之前他認識的女性,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一定的政治素養,哪怕劉媛對于許多事情興趣不大,但是耳濡目染之下,就能學到不少東西,在見識過這樣的女性之后,劉盈難免對自己未來的妻子產生了一些期待之心。只是如果太子妃是民間出身的話,這個素質上頭,只怕有些堪憂。
而舒云這邊,卻是圖窮匕見,直接表示,希望民間的社學可以讓女性也一樣入學。
舒云的理由也很簡單,女性擔任著生兒育女的職責,而在一個家庭之中,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是由母親來完成的,母親的素質,自然也就影響到了兒女的素質,想要讓下一代變得更加出色,那么,女性的受教育權利就應該得到保障。
當然,舒云并沒有強求女性要學多少東西,但是,舒云要求的就是掃盲,將常用的字都學會,另外就是學會簡單的算術,如此也就足夠了。
為此,舒云表示,會給女性入學一些補貼,完成掃盲,得到社學頒布的合格憑證的女性,可以減免一年的口賦,相應的,取得合格憑證的女性可以比不識字的女性晚婚兩年,不需要額外繳納賦稅,另外呢,少府如果對外招收女工,也會優先招收識字的女工。
很多時候,許多政策之所以難以推行,完全就是因為下面人看不到什么好處,而如今呢,舒云搞出來這一套,自然是有好處的。
如今民間紡織業開始興盛,哪怕民間的紡織機比起作坊的乃至少府考工室里頭的紡織機差了許多,但是比起之前來說,已經先進了不少了,另外呢,除了可以在自家紡紗織布之外,女性如今還可以進入專門的紡織作坊做工。
而她們能真正開始工作,怎么著也得十一二歲左右,在這之前,她們一方面是注意力不足,另一方面呢,手藝也不怎么跟得上。所以,在這之前,花費個一年左右的時間,學會常用字和簡單的算術,之后呢,就能為娘家多工作兩三年的時間,對于一般的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劃算的買賣!如此,這就給了民間足夠的動力。
畢竟,在社學讀書,其實花不了幾個錢,社學原本就是屬于近似于公益性質的學校,一般是以鄉社為單位,教學的呢,其實就是當地的一些小官小吏,這算在他們的政績考評里頭,因此,在教師這種事情上頭,幾乎沒有什么成本可言,至于紙筆什么的,啟蒙階段,壓根不需要用什么紙筆,只需要用沙盤就可以了,等到真正學會之后,才需要用上紙筆,可以說,付出的無非就是這一年里頭,女孩子不能做多少家務,這些會被分攤到家里其他的成員身上,可能會因此稍微少一些收入。但是仔細算下來之后,還是比較劃算的。
劉邦對于舒云時常拿著口賦來做文章已經習慣了,如今少府收入比較多,國家財政也比較健康,何況,舒云說得也有道理,這樣做之后,十幾二十年之后,就能差不多看出效果來,起碼大漢新出生的一代,文化素質會高出不少來,到時候呢,朝廷也就不愁沒人可用了!
當然,識字的人多了,如果不能夠給他們用武之地的話,那么,同樣會是一個會引發社會矛盾的源頭。后世為什么大家都要關注大學生就業率,而為什么宋朝那會兒,明明已經冗官了,但是科舉還得繼續進行,甚至科舉錄取的人數還要增長?哪怕沒有足夠的官位安置他們,許多人只能候補,不過照樣拿工資!造成了財政上頭的巨大壓力也沒有對此進行改革,比如說減少錄取率什么的,事實上就是為了減少社會矛盾。
別以為民間說什么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覺得讀書人干不了什么事情,事實上,許多事情,還真的就只有讀過書的知識分子才干得出來。歷史上,農民起義其實未必有多可怕,這些人呢,其實算是比較可悲的一個階層,他們因為各種原因,被逼到了絕路上,最終呢,卻因為缺乏知識,或者說是,缺乏知識分子階層的支持,最終呢,只能為王前驅。
正兒八經通過農民起義還成功了的,還就是一個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呢,在起事過程之中,也是因為元廷對于漢人的壓迫,杜絕了漢人精英分子的上升通道,所以,這些人最終拋棄了元廷,選擇了那個時候是個泥腿子,卻是積極向著知識分子靠攏的朱元璋。畢竟,元廷可以依靠蒙古人中的貴族治國,而改朝換代之后,不管皇帝是個什么樣子,他們都是需要依靠士人治國的。
所以呢,讀書人多了,他們如果不能夠施展自己的抱負,那么,他們就會是典型的不穩定因素。說不得,就像是宋朝的時候,有科舉不得志的人跑去投奔遼國,投奔西夏一樣,像是現在,要是那些讀書人感覺自己得不到重視,一肚子的學問都沒有用處,那么,他們很有可能,就會投奔匈奴。
因此呢,舒云便提出了科舉,或者說,不是科舉,而是公務員考試,直接從讀書人中挑選基層公務員。
漢室的政治制度其實跟后世是比較像的,比起其他時代來說,秦漢的時候,是做到了政令下鄉的,不像是后來,政令壓根只到縣這個級別,其他的,就是依靠當地的士紳大族自制了。這也算是儒家的鍋,儒家就喜歡搞這種宗族自治的勾當。而沿襲了秦法的漢律,本質上還是法家的思想,講究的是大政府,對于基層也要又足夠的控制力。
如此呢,自然導致了其實漢室的官吏數量同樣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因此,如今呢,完全可以通過簡化版的公務員考試,從讀書人中挑選出基層的官員出來,這些基層的官員呢,又需要設立監察機構,對他們進行監察,有本事的,自然可以晉升,沒本事的,尸位素餐的,甚至是貪污**的,自然該讓賢的讓賢,該問罪的問罪,給后來人騰出空間來。
總之,只要財政足夠給力,那么,漢室完全可以利用公考的士子制造出一個龐大的官僚階級出來。
舒云呢,提出了這個公考的概念之后,朝堂上頭為此爭執了很長時間,漢室如今的官員選拔,壓根沒有一個成例,主要的官員呢,多半就是當年推翻秦朝,開辟新朝的功臣,其他的呢,自然就是這些功臣的手下,同鄉,另外一些呢,就是各個學派舉薦上來的人,在地方上名聲越大,越容易受到舉薦入朝為官。
但是,后續就有些問題了,總不能以后朝廷的官職,還被這些群體壟斷吧,所以呢,劉邦之前就積極鼓勵地方上頭舉薦賢才,可惜效果并不好,如今如果可以通過考試,就能選拔出合適的人才來,劉邦自然是樂意的。
既然舒云已經將這個選拔定位成了公務員考試,那么呢,自然不可能像是后來的科舉一樣,考什么詩詞歌賦,還有什么比較務虛的策論之類的,公考選拔的是基層的小吏,而不是起步就是幾百石的官員,那么,自然不可能考什么太難的東西,而且呢,錄取率也不能太低,有了這樣一個基調,很快,朝堂上頭的官員一番商議之后,就想好了應該考什么了!
首先要考的呢,自然是他們的知識水平,別的不說,總不能剛剛完成了掃盲,就跑過來考試吧,總得有點基礎才行,另外呢,作為基層的官員,需要考的,就是基層可能會涉及到的律法,還有一些實際操作問題,比如說怎么收稅,怎么征發徭役,難度高一點的,怎么搞基建,這些都會是考試內容。
甚至,現有的官員也是需要考試的。實際上,現在地方上頭的官員,有的還是秦朝的時候留下來的,另外呢,主要來源就是之前退伍的那些士卒,他們返回家鄉之后,會被安排個地方上頭的小吏做一做,而當地的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人家,也會給自家的子孫謀個小吏的位置。
在這個時候,官吏什么的,并不能算是完全分開的,不像是后來,官員跟小吏幾乎就是個完全沒有交叉點的平行線。如今呢,從小吏升上去的官員,其實數量還是挺不少的,當然,他們升官也是有著天花板的,除非是立下什么大功,否則的話,一般也就是六百石左右也就到頭了。
因此呢,朝廷商議了一下之后,就決定對各地的官吏進行考核,考核三次不通過,對不起,你退位讓賢吧!
總之,劉邦從沛縣回來之后,似乎整個大漢都充滿了一個詞,那就是考試。
而在第一輪的考試結束的時候,劉盈也挑出了自己的太子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州市|
永德县|
华安县|
武陟县|
昌吉市|
新建县|
乐昌市|
湖北省|
射洪县|
观塘区|
白河县|
教育|
公主岭市|
湘阴县|
安宁市|
高台县|
祁东县|
拉孜县|
贵州省|
镇坪县|
房产|
宝山区|
萍乡市|
锦州市|
莎车县|
宁武县|
贡嘎县|
新源县|
仙桃市|
棋牌|
双江|
长子县|
宁河县|
陇西县|
梅河口市|
三亚市|
敦化市|
贵定县|
抚顺县|
宜春市|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