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二章 趕考-《帝御仙魔》


    第(1/3)頁

    關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本為膏腴之地,渭水湯湯,在此無險,可謂天賜佳水,因此二者,關中向來都是天下心臟之所在,自古據有關中者,若能勵精圖治,則霸業可期。

    有史以來,關中英雄輩出,揚名于天下者,不計其數,世人有論:關中出將相,更出帝王。

    自長安城向西百余里,渭水之南有一支流,名澇水,順流而上近百里,有山名牛首,乃澇水源頭。

    五月初,李曄至牛首山。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李曄弄舟一葉,順澇水而行,立于船頭而舉目眺望,但見澇水兩岸,林木蔥蘢,山石聳立,別有清風。河水清澈,倒映綠山藍天,河道蜿蜒向前,不知其遠,有蛟龍游弋,一怒開山之勢。

    “聽聞早年間,牛首山有一道觀,道士人數頗多,修為俱是不俗,只是不知到了今日,那道觀與道人,還在不在彼處了。這回若是有機會,倒想去看看呢。”

    李曄身旁,吳悠抬頭遠望山峰云霧深處,不無神往的說道。

    “若是彼處的道觀還在,這回牛首山發生了這么大的事,那些道士也不會一點動靜都沒有。”李曄搖了搖頭。

    李曄繼承安王爵位后,在王鐸的幫助下,準備承蔭出仕,依照大唐體制,官宦子弟承蔭出仕,需得先通過朝廷的考驗,恰逢牛首山出了一群亂賊,接連禍害了山下好幾個村子,朝廷便將李曄等人派了過來查案、緝賊,借此事來考驗他們的心性才能,評判他們是否有為官的資格。

    同行的還有幾個宗室子弟,都是準備出仕,需要接受考驗的,吳悠也是這其中之一。

    “郡主鮮少出門,還不知這長安城外的江湖,其實險惡著呢,若是這道觀里真有修士,只怕亂賊的事,跟他們不無關系.......能接連禍害山下幾個村子,這批亂賊鬧出的動靜不小,道觀若是沒有與之合謀,便早該為朝廷平了他們,何須等到我們過來?”

    說話的是另一條小船上的一名官員,二十五六歲的模樣,著綠色官袍,他叫宋遠橋,是邢國公夫人娘家的人,現在是鄠縣縣尉——牛首山,便隸屬鄠縣。

    除了李曄和宋遠橋的船,河上還有幾條船,上面各有宗室子弟。

    宋遠橋繼續道:“當今天下,道法顯昌,天下道觀、仙門,皆受朝廷欽天監管轄,有協助官府保境安民之責。道觀、仙門修士成就練氣后,必須要去欽天監備案,同時也會被欽天監賜下道法、靈劍——這是身份的象征也是責任的體現,回到地方就有懲奸除惡的使命。牛首山下出了亂賊,牛首山就有責任......當然,我們鄠縣也責無旁貸!”

    李曄看了宋遠橋一眼,沒有多說什么,早在從長安出發前,王鐸就可能要來牛首山查案的事,跟他通過氣,所以他早早就讓上官傾城,對鄠縣主要官員做了些了解。

    在李曄看來,他這回到牛首山來查案,是王鐸與韋保衡、李冠書斗爭的結果。

    王鐸自然是想要李曄出仕的,但李冠書確絕不希望李曄出仕。一個親王爵位,已經讓李冠書在對付李曄的時候,束手束腳,若是李曄再為官,李冠書就更是難以對李曄下手——李冠書總不能直接派人行刺大唐親王、官員吧?

    王鐸要給李曄爭取一個出仕的機會,讓他早些參加考驗——李冠書就得拖著這件事,不讓李曄有考試的機會。雙方斗法的結果,就是李曄來到宋遠橋的地頭參加考驗。

    要說李冠書沒有授意宋遠橋,阻擾李曄查案,李曄是不信的,甚至更有可能,宋遠橋要借著這個機會,復制八公山之役安王之死。

    不過李曄卻也不慌。

    在汲取了安王王印上的氣運后,他的修為已經晉升到練氣三層。

    練氣三層,已經是五品官員的修為標準了。

    再加上他還有盧具劍、青玉琉璃葫,只要不跟李冠書正面對上,李曄就有自保的能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石泉县| 天祝| 许昌县| 布拖县| 曲松县| 郁南县| 酉阳| 曲麻莱县| 庄浪县| 宁陵县| 新巴尔虎左旗| 菏泽市| 故城县| 泾源县| 张掖市| 许昌市| 海淀区| 利川市| 黄大仙区| 海宁市| 洱源县| 和林格尔县| 二连浩特市| 博湖县| 依兰县| 绥江县| 开原市| 工布江达县| 枣强县| 鄂托克旗| 赤壁市| 阿坝县| 常熟市| 西畴县| 文化| 辽宁省| 增城市| 乃东县| 宜城市|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