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帝御仙魔》
第(1/3)頁
衛小莊卻不是個閑得住的主,打開話匣子就關不上了,他老氣橫秋的嘆了口氣,圓潤的臉上滿是苦惱:“世間紛爭怎么這么多,我們還沒招惹誰,就有麻煩找上門了。其實這趟下山,我是不想來的,哦,師姐也不想來,沒什么意思啊,在山上清修多好,偶爾來些獵戶,還會帶半壺酒,那家伙,往桌前一坐,整一盤野菜蒸餅,喝上幾杯小酒,聽獵戶們說說跟山豬狡兔斗智斗勇的事,那多精彩——呃,后面這話是師父說的。他愛嘮叨,比我還能嘮叨,就是牛皮吹得太厲害,老說他以前縱橫江湖,打遍天下就只碰到過一個對手,不過他那個對手,后來遭難了——這事誰信誰傻啊。”
胖墩給火堆添了幾根柴,繼續道:“師父說,我們道人,達不必兼濟天下,那是儒生干的事,窮也不必獨山其身,再窮,只要還有飯吃,就可以力所能及幫些需要幫的人啊,所以師父老是背病人上山,有時候也帶著我和師姐,去附近的村子行醫,他不收錢的,什么時候把在山里挖到的藥草送完了,就帶我們回去。他也不走遠,說什么走的遠了,就走到江湖了,他好像不喜歡江湖,而且也幫不了太多人,我們道觀很窮的,還要靠人接濟。”
李曄略感新奇:“尊師還是這樣的人?”
“不著調吧?我和師姐都是這么覺得的。”
衛小莊嘿嘿笑著,嘴里說著師父的壞話,眼神卻分外溫暖,還有很多依戀,“我不知道這回下山要做什么,師父可能跟師姐說了,但沒跟我說,我也不問,反正師姐去哪兒我去哪兒,等師姐什么時候想回去了,或者找到了如意郎君,我就回去,嘿嘿。臨走的時候,師父跟我說,天下道觀有很多,但人心都壞了,他還是覺得,道人就該力所能及幫助一下附近的百姓,修士嘛,能力還是很大的,天下有那么多道觀,要是每個道觀都那么做,那不是沒有人遭罪了?這天下豈不是太平了一半?”
“對,一半,師父是這么說的,另一半得靠朝廷和官府。天下有那么多百姓,說到底都是想過安穩日子,爭權奪利干什么呢,對這世界沒有好處,道門的意義,就是幫助大家過安穩日子啊,這樣大家都好。可師父還說,現在世道也亂了,這一半一半都不成了,讓我跟著師姐行走江湖的時候,別忘記幫幫能夠幫助的人。師父把醫術都傳給了我,可是我學藝不精,我的頑疾我自己都沒轍,還是你治好的。話說你真的很厲害啊,你是不是也從道觀來的?你師父一定很厲害吧?肯定比我師父厲害多了。”
衛小莊絮絮叨叨,一口一個師父,李曄不由得也想起自己的師父,當然是穿越前那一世,他不自覺的露出笑容:“我師父的確很厲害,很厲害很厲害的那種,他跟你師父說過同樣的話,就是道門的意義那句話。”
“真的?”胖墩驚喜起來,大概是覺得,終于有人贊同師父的話了,是一件值得為師父高興的事,“其實我也是這么覺得的,師父雖然老得只剩下兩顆牙了,但對很多大事,還是很有見地的,就是太喜歡吹牛。”
道門存在了幾千年,不可能消失,現在也參與到了天下大爭的洪流,李曄不禁去想,如果他成就真龍大業了,該怎么對待道門?
簸萁山沒有多高,太高了背人上山會很麻煩,道觀也不大,大了住的人就多,人多就是非多,老的只剩下兩顆牙,穿著遍布補丁道袍的褐皮老道,在大門前,負手抬頭望著道觀的名字,覺得這樣的道觀真是稱心如意到了極點。
道觀雖然很小,但存在了不知道多久,斑駁的墻體與脫落的紅漆,證明著歲月曾在這里流逝了很久,道觀的名字三個字,但已經無法辨認,看字體竟然都不是隸書,而是形似小篆。
青石板石階已經被磨平,看著有些油光锃亮的意思,縫隙里生出綠油油的苔蘚,老道從石階上一步步退下,彎腰拔掉那些苔蘚,他的動作不快不慢,就跟走路一樣平常。
拔完了小草,褐皮老道直起身子,像模像樣錘了捶后腰,忽然想起,那兩個每回看見他這幅模樣,都會過來攙扶著表示關切的弟子,此時已經不在道觀里了,只得悻悻松了手。
道觀前有幾百步臺階,延伸向林子,分成好幾段,老道站在石階平臺上,望著山中清晨的薄霧,靜立了許久,忽然露出一個為老不尊的笑容,略有些孩子氣的得意:“徒兒們哪,你們下了山,就不要想著盡快回來了。”
他忽的一甩衣袖,氣質陡然變得威厲,字字鏗鏘:“亂世將至,黎民不安,這天下不太平,道人怎能上山?”
氣沖斗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六安市|
和平县|
武穴市|
外汇|
宁乡县|
仁怀市|
万荣县|
缙云县|
中牟县|
合川市|
宜君县|
通海县|
沙湾县|
会东县|
富民县|
龙口市|
鸡泽县|
巨鹿县|
板桥市|
云林县|
德令哈市|
大理市|
方正县|
射洪县|
曲阳县|
平乐县|
同江市|
长武县|
上虞市|
广河县|
宣恩县|
高邑县|
波密县|
嵊泗县|
万荣县|
锦州市|
通海县|
梧州市|
应城市|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