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的命運掌握在刺史手里。 官大一級壓死人。 衛州刺史給過張文策機會。在他被押到州城的那天,刺史就見過他,并且表示如果他愿意“改過”,撤掉衛縣那些多余的軍防力量,他還是可以幫他繼續做衛縣縣令。 張文策抬起頭,看到太陽已經到了西天,不久就要落山。 前方是一座館驛,建筑高大密集,名叫青林驛。到了青林驛,距離青州城就只有三十里。隊伍今晚會在這里歇息,明日再進青州城。 ...... 夜晚,吃過飯之后,張文策回到房中休息。他本想翻看隨身攜帶的書籍,卻心情雜亂,怎么都看不進去,只能嘆息著放下。 沒多久,有人敲門,說刺史讓他過去。 片刻后,張文策坐在了衛州刺史劉知名面前。 劉知名將近不惑之年,氣度雄闊,不怒而威。 在他這個年紀能夠官拜四品,成為一州刺史,不得不說是頗為難得的事。事實上張文策也很清楚,劉知名手腕十分高明,到任不過半年多,就將衛州經營的鐵板一塊,連節度使都對他頗為客氣。 這里面有劉知名身份非凡的原因,只是張文策不知道對方到底什么來頭。 然而張文策并不如何敬畏劉知名。劉知名的精力都花在官場斗爭與個人錢途和前途上了,真正治理州縣、恩惠百姓的舉措很少,各種政事也只是勉強照本宣科的完成,張文策打心眼里對他沒有尊敬。 但就是這樣的劉知名,卻在上回的年中政績考核中,得到了甲等的評價。 劉知名將一盞茶推到張文策面前,含笑看了他一眼,深意莫測道:“張縣令也算是一時俊彥,一直將衛縣治理得很好,本公向來十分滿意。推心置腹的說,要找一個能夠替代你的人并不容易。” “出發前本公曾對你說,只要你愿意‘改過’,你仍舊還是做衛縣縣令,這話是當真的。上回張縣令沒有回答本公,現在馬上就要進青州城了,不知道張縣令考慮清楚了沒有?” 張文策低頭捧著茶碗,默然不語。 劉知名沒有追問,等了半響不見張文策回答,神色依舊沉穩,也沒有不耐煩,只是淡淡道:“本公到了衛州之后,幸得節度使看重,多方給予方便,同僚們也都明白事理,知道尊奉本公的號令,所以衛州現在才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象,本公也才能在績考中得到甲等的評價。然而張縣令,你可知節度使為何會看重本公,各州的同僚們為何會如此賣本公面子?” 張文策苦笑道:“大抵是刺史才干過人、智慧非凡吧。” 劉知名嗤笑一聲,打量著張文策:“明人面前,張縣令何必說暗話?你如此拘謹,可是讓本公這番推心置腹之言,顯得太過可笑了。” 張文策臉色一變。 他察覺到了劉知名的不滿。 好在劉知名并沒有打算為難他,頓了頓便繼續道:“實不相瞞,本公在安王殿下尚在長安的時候,就跟隨左右鞍前馬后了。” 聞聽此言,張文策驚愕抬頭,瞪大了眼看向劉知名,一時間竟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神態。 原來劉知名竟然是安王府的人!而且他還跟隨安王那么久了,可謂是安王心腹無疑!怪不得,連魏博節度使都要對他客氣三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