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帝御仙魔》
第(3/3)頁
張載認真尋思半響,很快有了明悟,作為一個將“吾日三省吾身”當作座右銘的儒生,這樣的思考他很擅長。
張載望向粗著嗓門,跟軍卒說著葷話大笑的牛蛋,目光銳利,徐徐道:“或許,是到了邊關的緣故吧。
“在淮南,軍漢廝殺,只為藩鎮利益,為了一點財物,殺起婦孺老弱來也不含糊。吳王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讓他們效忠自己,借助咱們儒門,大加弘揚忠義之論,雖然有些效果,但因為時間尚短,終究是有限。
“但是在邊關......這里的軍卒,跟北方蠻子作戰,浴血戍邊,保衛的是身后的中原。無論他們有沒有為國而死的覺悟和信念,他們做的事,卻在事實上保護了同胞。
“我去看過北口戰死者的墳塋,破落的白幡在荒僻之地在晚風中招展,只比亂葬崗多些木碑的墳墓的確分外凄涼。無論我有多少世子對斗大字不是幾個的泥腿子的俯視,那一刻也不能不升起敬佩之情。”
說到這,張載頓了一下,本來還想說更多,但一時好似沉入當日場景的回憶,后面的話就再也無暇說出來。
劉大和鄭重點頭道:“那日跟先生、張兄一起去看的時候,我也差些潸然淚下。無論如何,他們是為國而死。縱然他們沒有治國平天下的豪情與才能,但他們所做的事,卻值得我們膜拜。”
劉大和嘆息一聲,看著北方草原沉默半響,呢喃道:“這天下有諸多情感意氣,但論壯烈,還有什么勝得過為國赴死呢?”
兩人相視一眼,都不再多言。
這些言談,或許不會發生在普通軍卒之間,因為缺少學識,他們即便是心中有感,也只能紅著眼,擰著刀子向敵人奮勇沖殺,說不出這些見解深刻的道理。
這一刻,張載和劉大和都心有所動,一股莫名的火焰在胸中燃燒。
只是他們還不能馬上反應過來,在他們年輕的、熱血尚未冷卻的身體里,已經開始流淌著要為邊軍正名,替血戰將士書寫他們榮耀、意氣與犧牲,讓天下人都敬仰、贊頌的意念。
邊軍只知道死戰,他們臨死的咆哮再是激蕩人心,也注定會消散在或猛烈或輕柔的北風里,他們的感情與人生,注定要跟著那座荒涼的墳塋一起,在歲月中無聲消逝。
這些為中原百姓安居樂業,為官員富商的榮華富貴,而拼掉自己被家人日日期盼的身影,流進自己最后一滴血的軍卒,本不該被人忽略與漠視。
而現在,他們中有了幾個可以執筆的士子。
雖然就眼下而言,他們相處并不和睦,彼此看誰都不甚順眼。
騎隊再度上路,向北踏上無垠草原,只是過了一個時辰,都頭牛蛋就發現了大規模牛羊活動留下的痕跡。
不等牛蛋仔細查看這些蛛絲馬跡,推斷出契丹大軍的數量與動向時,深入危險地帶的這支游騎,被數倍于己的契丹騎兵發起了進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绥芬河市|
汉中市|
临清市|
南城县|
焦作市|
慈溪市|
林口县|
乾安县|
任丘市|
隆昌县|
通山县|
赣榆县|
馆陶县|
西贡区|
平南县|
枞阳县|
徐水县|
阳新县|
苗栗县|
新宁县|
太谷县|
会东县|
阜宁县|
乐安县|
偏关县|
武陟县|
商丘市|
富宁县|
同德县|
永清县|
拜城县|
葵青区|
同仁县|
合作市|
当阳市|
文山县|
威远县|
东山县|
高碑店市|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