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二章 制勝(3)-《帝御仙魔》


    第(1/3)頁

    云、媯兩州以北的草原,并不屬于契丹八部傳統領地,他們本身的牧場要更加靠東面一些。在這里活動的草原部族很多,大大小小很難數清,但其中最大的部族李曄再清楚不過,名為韃靼部。

    契丹名義上統一草原的時日并不長,按照李曄前世的記憶,此時耶律阿保機就應該還沒成就自己的王業,只是這一世情況有變而已。如今身在這片草原,無論是耶律斜涅赤,還是上官傾城,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說是客軍。

    既然都是客軍,之前耶律斜涅赤在耶律阿保機的授意下,在落雁口伏擊了狼牙軍,那么現在上官傾城跟李曄合謀一番,在羊角泡給腹心部設伏,也就沒什么說不過去的地方。

    是日,天陰云沉,大風如流,上官傾城鐵甲長槊,立馬矮山,俯瞰水泡,遠眺林原,神色如水的靜候腹心部到來。

    前去吸引、引誘耶律洪光的人馬已經出動,為保對方上鉤,人數不少,有接近萬騎。依照計劃,現如今雙方應該已經交戰,不時戰場就會轉移到眼前。

    此時,上官傾城雖然看不見戰場,卻能耳聞天那邊激烈的廝殺聲。一場戰斗,真正在戰斗的將士,只要達到萬人規模,一旦雙方悍勇廝殺,聲音很容易就能傳出數十里。

    更何況軍中還有大批修士。

    擔任軍職的普通練氣修士,上官傾城依然瞧不見,但是厚重如鉛的烏云下,那些翻飛縱橫的真人境大修士,以及他們交手時,爆發的大片靈氣潮光,以她名將的卓越目力,卻能看個真切。

    這場戰斗意義重大,影響的不僅是媯州戰局,還有整個北境戰場,甚至是舉世攻唐的大勢。

    此戰若勝,唐軍將取得戰場主動權,擁有向契丹發起大規模進攻的資格;此戰若敗,短期內唐軍將再無可以破局的兵力,在三面受敵的情況下,只能龜縮防守,等待耶律阿保機肆意施為。

    上官傾城面容平靜,眉宇如鐵。

    她總是這副模樣。這也是她最習慣的模樣。無論是護衛李曄,給世子值崗的時候,還是領兵出征,沙場百戰的時候;無論是部曲破陣大軍得勝的時候,還是落雁口慘敗,趙念慈戰死的時候。

    唇紅齒白,肌如凝脂,上天給了她傾城之顏,卻沒有給她表露情緒的能力。

    大風吹佛,披風獵獵,上官傾城不動如雕像。在她頭頂,有來往飛掠的大修士,不斷向她稟報前線戰況;在她身后,有傳令兵靜候軍令。

    而在她身旁,只有一匹沒有騎者的戰馬。

    那是一匹瘸腿傷馬。

    鐵甲上遍是刀砍斧鑿的痕跡。

    但它同時又是一匹格外雄健高大的駿馬,哪怕只剩下一只眼睛,立在山坡上,依然有顧盼自雄之氣。

    那是趙念慈的戰馬。

    世間已無趙念慈。

    唯有這匹馬,依然跟上官傾城并轡而立。

    與她百里行軍,千里征戰。

    氣勢磅礴的交戰聲漸漸變大,俄而如萬雷奔騰,大地震顫。

    誘敵萬騎在付出不小的代價后,已經策馬回奔到了林原之前,而在他們身后,是雪崩一般如影隨形的無邊契丹精騎——地平線上,很快就出現了一片汪洋大海,滾滾襲來。

    上官傾城面色如常,而她身后的傳令兵,乃至于山坡后、林子中、水泡旁設伏的唐軍將士,都眼神凜然。

    “敵賊已至,各部準備迎戰!”

    下達過這條軍令后,上官傾城清澈的眼眸里,殺氣畢現。

    為免敵軍看到她心生疑竇,上官傾城帶著所有人從矮山上離開。

    只留下了趙念慈的戰馬,在山坡上傲然矗立。

    它將為趙念慈,見證這場由她的主將發起的,為她和六萬余戰死同袍報仇雪恥的大戰。

    趙念慈和上官傾城兩人,曾經分屬不同陣營,曾在戰場上爭鋒相對,也曾為了一較高下意氣用事,后來,她們同朝為臣、同軍為將,一主一副,相得益彰。

    她們沙場縱橫,并肩作戰,為勝利歡呼,因困苦攜手,她們親手埋葬過無數同袍的尸骨,立下一座座墓碑,直到有一日自己也馬革裹尸,自此陰陽相隔,只剩懷念與追憶。

    耶律洪光看見了山坡上的那匹戰馬。

    在空無一人的矮山上,它風骨嶙峋。

    耶律洪光眼見它前蹄刨動半響,耳中似乎聽到它響鼻聲聲,甚至自行人立而立,仰天長嘶不絕。

    他感受到了一股悲涼而又豪邁的氣質,一如唐人常說的,燕趙之地的慷慨悲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宜兰市| 南召县| 四平市| 大丰市| 汉川市| 陆丰市| 贵州省| 军事| 澳门| 沙坪坝区| 孟津县| 班玛县| 沁水县| 镇巴县| 浠水县| 香港 | 西乌珠穆沁旗| 红原县| 民勤县| 民县| 晋江市| 克山县| 和硕县| 图们市| 昌乐县| 山丹县| 保德县| 南丹县| 三河市| 邵阳县| 涿鹿县| 祥云县| 大安市| 延川县| 杭锦旗| 铅山县| 平武县| 武威市| 梧州市|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