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王(下)-《帝御仙魔》
第(2/3)頁
李曄沒打算把契丹人都殺光。
種族滅絕政策,在李曄看來不僅毫無必要,而且一無是處,滅絕人性就是這個策略的唯一評價。
草原上的牛羊,還是需要人放的,別的姑且不言,羊毛牛奶有多大用處,李曄這個地球來客還是知曉的。
要想長久統治草原,讓這里長治久安,就得讓牧人能夠吃飽穿暖,不必去靠搶劫、剝奪他人生活財富,就能安居樂業。
那么發展牛羊及其衍生品的商業貿易,讓中原與草原取長補短,大家能夠互惠互利,無疑是最妥帖的國策。
中原人的巨大需求,一旦激發出來,足夠讓草原人不愁吃穿。
說到底,普通的農夫與牧人,本身又有什么過錯呢,只要讓他們能好好活下去,絕大部分人,不會吃飽了撐得去擰刀子的。
久而久之,放蕩不羈的草原人,也會生出國家之念。因為,那是他們安穩幸福的保障。
民族融合,和睦共處,安居樂業,才是人心所向與歷史發展的必然。
到了那時,大唐只會更加強大。
這是長遠構思。
就短期形勢而言,此戰之后,黃頭、韃靼兩部勢必恢復勢力,在如今草原上大部族不多的情況下,他們會成為金字塔頂端的存在,留下可用的契丹人,有利于制衡他們。
因為這些原因,李曄向儀坤州下達了降者不殺的軍令。并且嚴令草原部族軍,與黃頭、韃靼兩部的戰士,即刻起坐守營寨,不得擅出。對契丹修士與軍隊的繳械、收復、納降事務,都必須也只能由唐軍來做。
相比之草原蠻子,文明的唐人,下了戰場,到底還是仁慈些,也有紀律性得多。
至于戰利品,李曄還是會給那些草原部族軍,這是承諾。
不失信,這是李曄必須要有的作為,要不然以后沒法順利掌控草原。
對李曄的安排,草原部族軍一開始頗有微詞,上到酋長下到戰士,經過這些時日的激戰,個個都殺紅了眼,正是情緒激蕩的時候,此刻,他們滿腦子都是殺光儀坤州的契丹人,把他們的所有財物,一絲不剩的都據為己有。
不過在李曄的隆威和唐軍的威懾面前,這些草原部族軍還不至于敢違反軍令。
過了幾日,在他們被血戰激發的兇性冷卻下去,而源源不斷的戰利品,又開始被唐軍云進他們的營寨,全都交給他們的時候,這些部族軍也就只剩下興高采烈,和贊美李曄的言而有信的份了。
唐軍納降儀坤州的契丹軍時,并沒有出什么意外,事情進行得很順利。
雖說把他們的牛羊、甲胄、兵刃都收繳,讓很多戰士憤慨且悲傷,但走投無路的他們并沒有選擇。況且李曄也說得很清楚,只要他們聽話,不鬧事,不會讓他們餓死,會讓他們安穩回到自己的部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筠连县|
台东市|
榕江县|
大厂|
宁强县|
和静县|
礼泉县|
治县。|
鹿泉市|
德格县|
沂水县|
三江|
南阳市|
深水埗区|
武山县|
新干县|
托克逊县|
托里县|
北辰区|
聊城市|
仁寿县|
永宁县|
宿松县|
吉安市|
乐安县|
灌阳县|
泽库县|
南靖县|
阳城县|
阳山县|
于都县|
南安市|
阳山县|
鄱阳县|
卢龙县|
托克逊县|
河曲县|
开江县|
利津县|
崇义县|
大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