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帝御仙魔》


    第(1/3)頁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到了天授三年。

    春暖花開的時節,草原風和日麗。

    張長安掀開簾子從帳篷里走出來,左右看了看。入目除了綿延不絕的白色氈帳,就只有負責警戒、巡邏的唐軍將士,部落里的牧人很少,顯然大部分都出去放牧了。

    這里當然是格桑的部落,現在部落已經有牧民五千戶,在現如今的草原上可稱大部族。跟其他部落不同的是,因為得到大唐支持,格桑部落不僅有唐軍駐扎,還是大唐設立的區域管理中心,有大唐官衙。

    草原戰事已經結束了三年,大唐對草原的管理事宜,已經取得了初步進展。

    百人部落設里,五百人部落設鄉,兩千人部落設縣,萬人部落設州,配備相應文武官吏,并在州縣駐軍,配合全真觀、無空釋門的道觀、寺廟,架構搭建完成后,形成了對草原卓有成效的管理體系。

    格桑部落有牧民五千戶,人口兩萬余,設立的自然是州一級的軍政衙門,張長安現今就是州府別駕,地位僅在刺史之下。

    張長安帶著屬吏在部落里打轉,間或跟年邁的牧人閑聊,逗一逗小孩,歡聲笑語不斷。他現在跟牧人的日常溝通已經完全不成問題,在部落里名聲也很好,深受牧民愛戴。

    五千多頂帳篷,兩萬余人的部落,雖然跟中原的州城比起來不算什么,但在草原上已經是非常大的聚居地。非水草特別豐美之地,不會出現這樣大的人群。

    部落當然也很繁華,還有專用于商賈的帳篷區,里面的貨物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中原州城有的貨物,這里多半都有。行商的不僅有中原商號,草原人也不少。

    到了特定時節,商人們會爭相收購這里的牛羊,初步加工后,售往長城之內。牧民們只要勤勞放牧,就能衣食無憂,年景好的時候,還能有不少錢糧儲備,到了年景差的時候,也餓不死人。

    至于牛皮牛筋、馬匹這種戰略物資,收購的大頭當然是軍隊,拿來制作甲胄、弓弦,訓練成戰馬等等。軍隊挑剩下的,商賈才有資格購買。

    在災害特別嚴重的年節,朝廷也會賑災,就像中原有旱澇災害時,州縣會開倉放糧一樣。現如今大唐有土豆、玉米,在吏治清明的情況下,要餓死人還是比較難的。

    除了商賈氈帳,最有特色的當然是全真觀、無空釋門的道觀、寺廟。

    李曄有過嚴令,道觀、寺廟不能消耗草原牧民財富,所以道觀、寺廟到了這里也因地制宜,沒有修建土木房屋,也都是帳篷。里面的道人和僧人有一項必須會的本事,那就是看病,所以道觀也是醫館。

    除開這些,部落里的氈帳就是民居、官衙,和駐軍營地。

    官衙、軍營里也有草原人,現在數量還不多,因為官衙、軍營要求說漢話。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問題,有區別才有奮斗方向。

    現如今,草原州縣已經在緊急培訓優秀牧人學習漢語,因為挑選的都是年輕人,初期成果還不錯,要不然官衙和軍營里還看不到草原人。加上州縣都有開設學舍,草原上的孩子也都開始統一學習漢話,未來可期。

    這是李曄的又一份嚴令,大力普及儒學。草原人要想做大唐的官吏,或者是加入唐軍,就必須學會說漢話。而且十年之后,草原上將沒有不能說漢話的戰士,原先的部族軍猛安謀克體系會被徹底取代。

    簡而言之,有李曄的精心安排,草原現在正朝著和諧發展的方向大步邁進。前期投入自然非常多,朝廷壓力也不小,好在大唐如今糧食不缺,草原人只要衣食無憂,其他的也就隨便朝廷折騰。

    而且現在草原上的修士——人才,不是成了道人、僧人、將士、官吏,就是被送到長安當豬養著了,尋常牧人根本無力興風作浪。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總有人被淘汰,困頓一生,潦倒而亡;也有人跟上了馬車的腳步,從而改變命運,顯赫人前,錦衣玉食。

    而現在駕駛這架時代馬車的,就是大唐皇帝李曄。

    結束今天的巡視,張長安正打算回去,迎面看到一群道人牽著馬走來,多掃了一眼,便發現為首者正是不塵,遂笑著前去見禮,“道長今日怎么有空到我這里來了?”

    大戰之后這兩年,不塵的身份一路飆升,現在已經是漠北草原上有數的道人頭目。平日里到處傳教布道,忙得不亦快哉,名聲愈發響亮,張長安已經半年多沒見過他。

    “貧道今日前來,是專門來見老友的。”不塵微笑回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田东县| 吉木萨尔县| 关岭| 平顶山市| 芦山县| 黄平县| 祁阳县| 广南县| 六盘水市| 平安县| 怀仁县| 集安市| 普陀区| 湘乡市| 蓝山县| 新干县| 东海县| 太谷县| 临漳县| 凉山| 莒南县| 阳高县| 灌云县| 镇安县| 安乡县| 鄱阳县| 拉萨市| 江油市| 萍乡市| 舞钢市| 浠水县| 阿克陶县| 饶平县| 嘉兴市| 新营市| 汝阳县| 桂东县| 兴海县| 广宗县|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