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唐萬年(上)-《帝御仙魔》
第(3/3)頁
“這已經(jīng)是給你留足了顏面,你竟然還不知省悟?!真要陛下查明案情,人證物證確鑿,再將你斬了,你才知道事情嚴(yán)重?!”
一剎那,李振面色慘白如紙。
他抬頭看向御案后的李曄,只見對方眼神冷漠,看他就像是看石頭,再無先前那般深厚的君臣之誼。
“陛,陛下!”李振渾身一抖,再也支撐不住,面朝李曄拜倒,“臣罪該萬死!臣有負陛下信任,臣無顏面對陛下,陛下......”
話到最后,他已經(jīng)是痛哭流涕,泣不成聲,趴在地板上的身軀顫個不停。
顯然,崔克禮的斥責(zé)都是事實。
“請陛下恕李振之罪,他也是一時迷失心智,如今幡然醒悟,還請陛下念在他一路追隨陛下,多年辛勞,頗有功勛的份上,給他將功折罪的機會。”崔克禮也拜伏在地,語調(diào)悲愴的懇求。
他剛才見李振不及時認罪,就知道李振完了,為了避免李曄因此而怒火不可制,這才出言提醒李振。其言辭之所以嚴(yán)厲,也是為了幫李曄出氣,希望李曄能稍緩怒火,如此李振方有一線生機。
同僚之誼,崔克禮也只能做到這種地步了。
至于他為什么篤信李振跟戶部尚書、開封刺史勾結(jié),原因再簡單不過。
他自己沒有跟那些人來往。
而攪亂開封市場,進而提升全國物價,必然可以牟取到難以想象的財富,這份利益太大了,沒有兩位宰相中的一個跟他們同流合污,那些權(quán)貴根本不敢這么做!
這也是為何開封物價,已經(jīng)上漲了半年,卻沒有在朝廷引發(fā)什么大風(fēng)波的原因。若非現(xiàn)如今大唐民智已開,不再畏懼官府如虎,開封百姓又在修士帶領(lǐng)下,到刺史府衙討說法,最終釀成百十人傷亡的局面,這件事或許還不會東窗事發(fā)。
而一旦物價上漲蔓延到全國范圍,就算是李曄,想要解決這件事,也沒有那么容易了。到了那時,面對舉國權(quán)貴,李曄這個皇帝,也不敢對他們輕易動手,否則自己的統(tǒng)治就會不穩(wěn)。
就像古往今來,皇帝無法真正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只能通過一些法令改善情況一樣。不是皇帝宰相不知道癥結(jié)在那里,而是根本無法撼動那個龐大的利益群體。
皇朝終結(jié),是因為百姓活不下去而造反,而百姓之所以活不下去,是因為被權(quán)貴富人過多盤剝。否則,勤勤懇懇的漢人,怎會在皇朝末世的時候一遇到災(zāi)年,就會沒有活路,只能造反?
皇朝伊始,難道就沒有災(zāi)年嗎?
說到底,亂天下者,終結(jié)皇朝者,就是這群權(quán)貴富人。
所以此時崔克禮雖然勉力為李振求情,也沒有多少把握,李曄會真的顧念舊情,放李振一馬。李曄的修為太高了,實力過于強橫,他有言出法隨的能力,不需要顧忌任何勢力,尤其是在事態(tài)還沒失控之時。
果然,須臾后,崔克禮聽到御案后,傳來李曄沒有絲毫波瀾的聲音,“崔卿,開封之事,你親自去一趟吧,朕會讓青衣衙門協(xié)助你。”
“臣,領(lǐng)命,必不負陛下所托!”崔克禮領(lǐng)下這份旨意的時候,就知道李振是徹底沒救了,陛下最終還是沒給李振戴罪立功的機會。
連李振都能果斷舍棄,由此可見,陛下扼制權(quán)貴富人團體、為黎民百姓做主的決心,是有多么強烈。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兴和县|
金寨县|
志丹县|
屏东县|
托里县|
北碚区|
德清县|
敖汉旗|
普定县|
建始县|
汉川市|
阳原县|
石门县|
武川县|
田东县|
搜索|
宁德市|
馆陶县|
安乡县|
广安市|
正定县|
汝南县|
福泉市|
共和县|
海淀区|
高陵县|
黄浦区|
稷山县|
通辽市|
徐州市|
鄢陵县|
邛崃市|
平武县|
马山县|
宁阳县|
于都县|
慈溪市|
深泽县|
扶风县|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