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地-《北明不南渡》
第(1/3)頁
鳳陽總督馬士英,也就是后來權傾南明的內閣首輔。
此時他還只是個封疆大吏,在古代當封疆大吏,可不是什么臉上有光的事情,哪怕馬士英可以在鳳陽也就是安徽這一帶橫著走,但當去了南京北京之后,看到那些京官還是要低人一頭。
馬士英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為了出人頭地,他可以不計任何手段,也是因為此。
曾經他在北京因為捐官事發,才被發配到地方當總督,所以馬士英的心里,無時無刻不想著重新留京任職。
由于他是貴州人,在東林之中,是沒他的名錄的,而在崇禎朝內,東林把持朝政之下,馬士英的前程可謂是一片黑暗。
不過在聽說新皇登基又大殺東林黨人之時,馬士英卻感覺這似乎是個機遇。
在黃得功路過他的地盤后,立刻出城迎接,并輔以糧秣,設宴款待,極力和黃得功拉近關系。
希望通過黃得功的入京,覲見圣上后,稍微提醒一下……鳳陽還有個臥龍級別的人物……可以任用。
“這么說……周總兵也殉國了么。”黃得功聽到周遇吉的身死后,神情有些落寞。
孫應元,周遇吉,黃得功乃是勇衛三將,相互之間互稱兄弟,有著生死之交。
孫應元在崇禎十四年的時候,死在農民軍手里,如今周遇吉也死了。
原本的勇衛三將,便只剩下黃得功一人而已。
黃得功的內心又如何能夠平靜,暗有傷感,忍不住雙眼氤氳。
“是啊,寧武關一戰,周總兵的三千人全營殉國,死的壯烈……亦令本官肅然起敬。”
馬士英見黃得功為周遇吉傷感,為了拉近關系,促進友誼,亦是以酒撒地,祭奠周遇吉。
并賦詩一首。
斷頭埋骨又如何?
平亂艱難百戰多。
此去京師竭天子,
旌旗十萬斬閻羅!
黃得功是個粗人,聽這詩挺押韻的,暗暗砸了砸嘴。“馬總督大才,吾甚欽佩。”
“算不得大才。”馬士英浮笑道。“如今闖賊猖獗,本官雖有報國赴死之心,卻掣肘于總督之事,心中頗有不平罷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集县|
兴国县|
遵义市|
铅山县|
读书|
新邵县|
南昌市|
凤山县|
桑植县|
望谟县|
印江|
玉田县|
娱乐|
榆社县|
高淳县|
闵行区|
广宁县|
奉节县|
江孜县|
腾冲县|
阆中市|
剑河县|
宜宾市|
嘉祥县|
高平市|
双柏县|
阳泉市|
酒泉市|
凯里市|
聊城市|
家居|
凤庆县|
高安市|
香河县|
清新县|
安丘市|
宁陕县|
兴安盟|
潮安县|
潼关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