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實際上,慶尚道左水使樸格昌也并不想和主動去干大明。 屈服于韃清之下的他們,即使不再是明朝的藩屬國,對于大明的敵意顯然并不是非常強烈。 之所以試圖拿下這批明人,實在是迫不得已。 非常的迫不得已。 萬分的迫不得已。 嗯……韃清那邊可是有交代,凡是抓到前往朝鮮的明朝人,并遣送至盛京,根據(jù)被抓人的身份地位,可以獲得一定的賞賜,并且得到嘉獎。 相反,如果私自窩藏明朝人于朝鮮境內(nèi),其罪形同謀反……后果十分嚴重。 樸格昌真的沒辦法,這些明人堂而皇之的進入了他的防區(qū),如果視而不見,被韃清派駐在朝鮮的朝鮮將軍得知。 他這左水使也別干了,哪怕是李倧大王也根本保不住他。 當(dāng)然,李倧那貨早已經(jīng)倒向韃清,不落井下石都算好的了,根本不可能幫朝鮮內(nèi)部那群明粉說好話。 樸格昌很識事務(wù),知道目前的政治風(fēng)向吹向何處,那些對明朝藕斷絲連的大臣們,要么被干掉,妻女被拉去開海天啪,要么被迫下野,守著一畝三分地種莊稼。 樸格昌雖然和大多數(shù)朝鮮人一樣,私下里也瞧不起清虜蠻夷,但在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時,理智還是戰(zhàn)勝了情感。 不忍心歸不忍心,該做的事情,肯定不能含糊。 這些突然出現(xiàn)在此地的明朝人,肯定不能放走,相反,這些人將成為他加官進爵的砝碼。 “要怪,就怪你們大明無力守住遼東,坐視朝鮮丙子受難吧。” 樸格昌嘆道,試圖在給自己尋找一個說的過去的理由。在準備誘使他們上岸的計劃失敗之后,下達了向明軍船隊攻擊的命令。 準備以武力脅迫明朝人登岸受降。 朝鮮水軍的龜船開始向紅娘子的船隊聚集。 那些小船在靠近明朝的大船后,開始鑿船底,這也是他們固有的戰(zhàn)法。 鑿穿船底,大船隨之沉沒。 落難的水手,要是還有些水性,尚能抱木存活,要不然便只能葬身魚腹。 五月初四的水戰(zhàn),并沒有持續(xù)多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