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本王永吉還心存僥幸心想冒充遼東漢人,免得讓遼寧皇帝知道自己的降臣的身份,那他幾條命都不夠這暴君懟的。 現(xiàn)在當天子突然提起高郵,王永吉心道他徹底涼了,高郵可不是亂說的。 他王永吉就是高郵人。 這不明擺著把他的偽裝硬生生的戳破,老臉都沒地方掛了。 臉要不要無所謂,他都投降韃子了,最不要的就是臉,怎么樣活命才是王道。 想到了西市街口經常進行的凌遲大刑,王永吉當時就嚇哭了。 他不知道遼寧皇帝會如何對待他,內心中還存留著想要活下來的想法。 王永吉跪著朝朱慈爬去,不過很快便被親兵阻攔了下來,對于一個降臣怎么可能讓他靠近? 王永吉并不介意,他可沒那個膽子刺殺。 只是邊哭邊大聲道?!俺加凶?,臣有罪,臣為薊遼總督,卻至山海關拱手讓于韃子,但是當時臣也被迫無奈啊,吳三桂早有不臣之心,和韃子素有書信來往,他要降韃子,臣卻無可奈何,只得暫時委身于韃子,以圖之后脫身報效朝廷的知遇之恩。” 王永吉取勝欲望強烈,說著,好不煽情。 “圣上明查,明查啊?!? “真是好一個暫時委身。”朱慈別有意味的看著王永吉的洋相,嘖嘖稱奇。 明末的文臣不要臉是出了名的,當然更不要臉的是那些投降了滿清的漢臣。 一方面舉起屠刀對著自己人毫不手軟。 一方面又恬不知恥的聲稱他們的投降是為了替救主報仇而已。 所以說,既然出賣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又怎么可能重新將其接納。 “你知道,因為這次韃子入關的,京畿有多少百姓慘死于韃子之手,又有多少將士在遼東浴血奮戰(zhàn)客死他鄉(xiāng)!” “為什么?想當初,成祖之時,四海微服,四方諸夷皆以我大明為尊,時至今日,堂堂華夏,竟然被區(qū)區(qū)未開化捕魚野人入關略城?誰之責?!” “便是你等恬不知恥之輩,不顧祖宗威德,不顧中華顏面,認賊作父,屈服于夷狄之下,你等之人,有何面目自稱漢人!” 朱慈盛怒之下,王永吉噤若寒蟬,顫抖的道?!笆ド稀ド?!罪臣知錯了,請準罪臣戴罪立功,衛(wèi)戍大明江山啊?!? “你能有什么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