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日軍吳海軍兵工廠的赤城號航母,正在舾裝維修之中, 藤本喜久雄也是從橫須賀海軍兵工廠,制造出赤城和長門航母的兵工廠那里過來,和這一邊的艦只和航母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進行商議,準備建造新式的航母。 藤本喜久雄是被稱呼為日軍的武士的太刀,日軍造艦鬼才。 因為在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橫空出世,這個條約徹底堵住日軍設計建造航母的所有的漏洞,讓日軍在一萬噸以下航母,也被計算入噸位限制范圍。 也是因為這樣把日軍費盡心思,建造的戰力不錯的小型航母,頓時戰斗力和艦載機的存儲量,被大打折扣了起來。 所以這一次來的日軍海軍艦只造艦官員,除了有大名鼎鼎的海軍造船少將藤本喜久雄之外,還有日軍海軍的四大造艦官。 他們分別是艦政本部第四部部長鈴木圭二造船少將,和海軍技術研究所所長平賀讓造船少將,還有吳海軍工廠造船部計劃主任鈴木格司造船中佐、 以及還有造船部長永村清造船大佐、和已經到場了的艦政本部第四部計劃主任藤本喜久雄造船大佐,還有吳工廠會計部長中野重治主計少將、造船部首席部員久保綱彥造船大佐, 以及還有吳工廠制鋼部長橫田榮吉工程師。 這些都是日軍大名鼎鼎的海軍的四大造艦官員, 這一次他們齊聚這里,也是為了再次商議如何避開英軍所推出的《倫敦海軍條約》, 來建造能塞進超過100架的艦載機的戰斗航母, 對于如此不切實際的設想,日本海軍軍艦設計師是完全不看好,和不贊同的。 但是在日軍海軍軍令部和設計師的不斷扯皮之下,他們依然還是想要制造出一些能夠載機70多架的小型航母,甚至最好還能夠搭載155毫米的副炮。 而今天這些日軍海軍艦只造艦官員,齊聚一趟在日軍吳海軍兵工廠這里,就是為了再次商議這個建造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