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周家,陸天早已經不是外人。 除了周蓉男朋友的身份外,不僅是周秉昆把他心靈導師,連周秉義也時常與他交流,探討心得。 郝冬梅通過周蓉知道陸天左腋下有塊胎記,還是o型血后,對陸天的親切感又多出了幾分。不知不覺,已經把陸天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其他家的除夕之夜都是打撲克、打麻將,而周家的除夕之夜卻大有不同。 陸天、周秉義、郝冬梅、周蓉、周秉昆五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坐在一起,暢想起未來。 雖然更多的是高談闊論,幾名青年男女在高談闊論中汲取著營養,升華著境界。 “陸哥,過完春節就要跟我哥去建設兵團報到了,我的新本子大綱已經出來,你幫我看一看。 要是行,我就開始寫。”周秉昆說。 “秉昆,今天才年三十,離十五還有半個月呢,著什么急啊。”周蓉笑道。 “說是半個月,可能能湊到一起也不容易,現在人都在,也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秉昆,你拿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幫你出出主意。”周秉義道。 “好嘞,哥。” 說完,周秉昆進到小屋,不大一會兒取出一沓信紙。 坐到椅子上,一本正經道:“幾位哥哥姐姐,你們都是才高八斗的能人,我說你們聽,多多賜教。” “行了,別整這些虛頭巴腦的。”周蓉拍了拍周秉昆肩膀。 “那我就說了。 陸哥說得對,這個火紅的年代,就應該創作火紅年代的作品。 新創作的評書是根據現代作家曲波所創作的長篇《林海雪原》改編的。” 聽到這里,郝冬梅道:“《林海雪原》我讀過,描寫的是解放戰爭初期東北剿匪的戰斗。秉昆,你怎么想到把這本書改編成評書了?” “冬梅姐,還是陸天哥給我講的武俠給我的啟發。 《林海雪原》的文本結構、敘事方式、人物設計與中國民間武俠、傳奇傳統審美口味上很一致。 主要英雄人物都放在重大沖突和驚險的情節中去表現,并且適度地夸大了他們的行動,就必然顯出了傳奇色彩。 并且長短適宜,無論改編成評書,還是改編成快板,都能吸引聽眾。 更重要的是,《林海雪原》的故事發生在我們東北這片土地上,能引起共鳴。進到兵團文工團,表演這個節目一定能受到歡迎。” 周秉昆一口氣說道。 陸天聽后點點頭,“秉昆,你已經開竅,不用我再教什么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