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氣勢磅礴的BGm《女武神的騎行》下,宇空的克隆體們向著地球縱身一躍。 他們中,每一個手上都拿著一個公文包,在下落過程中竟分解成了無數仿佛黑色蟲子一般的東西,涌動著將體表完全包裹。 這就是宇空選擇的拉風的出場方式,讓克隆體從太空跳回地球! 早在之前躺在生命母巢表面“乘涼”的時候,他就有這個大膽的想法了,只是…… 這個設想無疑很天馬行空,但做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盡管宇空的克隆體由經過特殊改造的超級賽斯特細胞構成,別說在真空中生存,就是進鋼水游一圈都跟泡溫泉似的,但人體的結構和大小的限制放在這,都決定了他們沒有生化飛船那種承受力。 興許,克隆體能承受住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但空氣阻力產生的撕裂絕對承受不住。這樣一來,就算不考慮如何減速以防止摔成一灘肉餅的問題,他們在抵達地表前就會缺胳膊少腿,毫無拉風可言。 所以,這就需要特殊的道具輔助了,而那道具,就是公文包分解后轉變的特殊顆粒物——它們,是一種特殊的細胞,物質容納搬運細胞。 這種細胞的表面呈海綿狀,有無數方便物質進出的口,細胞壁具有極強的彈性,可以膨脹至正常體型的三至五倍。它們的作用是吸納各種物質的原子,分子,吸飽后大約有西瓜瓤大,能在特定時間將其中包含的物質通過胞吐吐出,從原子級開始重組堆積,構成所需的產成品。 換句話說,這種細胞實質上就是生物文明的納米機器人,宇空精確的微雕加工就是依靠物質容納搬運細胞實現的。 這些細胞,在克隆體的表面構成了一層包含精密機械結構,由特殊隔高強度隔熱材料構成的外骨骼裝甲,并通過特殊神經元連接結構與克隆體完全連為一體,可通過腦部鏈接直接實現對其操控。 化作一顆顆進入大氣層的流星,克隆體們向目的地一頭扎去,在進入減速范圍后,由腿部構成的火箭推進裝置開始減速,最后穩(wěn)穩(wěn)當當地落在了預定的降落點。 與此同時,BGm也恰好在響過了最后一段起伏的"gao chao"后結束。 新穎的登場方式,配合拉風bgm,經全球直播轉發(fā)出去后就已足夠讓人驚嘆了;穩(wěn)當降落后物質搬運細胞從外骨骼裝甲下涌出,轉眼間就將裝甲拆除,并再次重組為拿在手中的公文包,科幻感十足的場景更是圈粉無數;當裝甲下,克隆體一個個穿黑西裝,戴大墨鏡的打扮,每一個都長得完全一模一樣外表,整齊劃一的表情舉止的顯露作為收尾,直接將氣氛推向了"gao chao"。 這一瞬間,不談互聯網等傳媒上在這一瞬間的轟動有多大,各種“震驚體”如何橫飛了,單是著陸現場,宇空的克隆體們在走過迎接儀式后,就被各路圍過來的媒體采訪詢問聲淹沒了: “您好,宇空先生,請問您剛才使用的是納米機器人科技嗎?” “您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參與會議呢?是為了轟動效應嗎?” “請問您選擇《女武神的騎行》這首古典音樂作為背景,有什么深意嗎?” “您將來打算如何看待與地球,與人類的關系呢?” “您真的會徹底離開地球嗎?如果會請問您打算去什么地方呢?” “請問您是否愿意為遭受攻擊區(qū)域中被波及的難民提供人道主義補償?” “對于前幾年m國超度行動與421事件中犧牲的軍人家屬希望得到的補償,您怎么看?” …… 霎時間,克隆體被涌上來的記者的問題洪流淹沒了。 這一回,有上一次的前車之鑒,安保程序嚴了不止一個檔次,接近者無一不是經過重重篩選,但是…… 宇空還是感覺到了一部分來自背后存在殘存的惡意。 特別是在那些臨場發(fā)揮“哪壺不開提哪壺”,問敏感問題的記者身上。 不過,無所謂了。 雖然有很多事情,比如曾經使用最忌諱的生化武器,不管怎么洗都是他一輩子的污點,但畢竟事情已經發(fā)生,以宇空的體量現在也沒必要再計較了。 因此,他沒有動怒,對所有的問題,包括這些敏感問題都一一進行了耐心而詳細的回答。 對于那些不知是有人指使還是媒體純粹為了流量,自發(fā)來惡心他的,他的態(tài)度很簡單——無視,不管誰問都是“一切都是游碼先動手挑起來的,我的一切舉動都是處于當時條件下生存的自衛(wèi)”一句萬年不變的回答帶過,搞得前來采訪的記者表情既呆滯又無奈。 接收完采訪后,五項活動也如期開始。它們按照格局大小排名,大抵是這樣的: 最大的是第一項,和平座談會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