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月廿八。 登基大典當日。 陽光普照,禮樂齊飛。 禮部已派官員去過天壇、太廟,算是提前告知先祖。 許佑汐換上了明黃色龍袍,于鼓聲中至奉天門,按祖宗的規(guī)矩,許佑汐還得在奉天門的城樓上,獨自一人吹冷風呆一會,美名曰:新任帝王與來自四海八荒地神仙做心靈交流。 等許佑汐從城樓上下來,直接進奉天殿就座,文武百官隨后依次進場,緊接著司禮太監(jiān)正式宣讀詔書。 許佑汐登基,年號定為天佑。 也就在太監(jiān)讀完詔書的那一刻,許佑汐清楚聽見,系統(tǒng)發(fā)出了‘滴’地聲響,隨后所有頁面都變成了同款格式的紅字方框【女帝系統(tǒng)更新中……】 “陛下萬歲萬萬歲。”大殿之上百官叩首齊呼,聲勢浩蕩。 按照大乾的規(guī)矩,新帝登基后,第一條詔令,內(nèi)容得是建造某樣東西來表示表示對先祖的悼念之情。 因為大乾先祖打下江山后,登基當天的第一條詔令便是在四海之內(nèi),興修水壩大橋,而且這條舉措造福了大乾后世多年。 之后歷代皇帝登基,紛紛模仿先祖去吩咐臣子興建某樣工程,國庫充盈的年代,便修修水利大路,國庫空虛的時候,便修幾處功德廟或是風雨祭祀臺之類的。 最后,建筑物上標記好皇帝名字和年號即可。 但自己要建什么呢? 許佑汐在過去的兩天內(nèi),不斷發(fā)散思維,甚至連自己未來的陵墓要怎么建都想好了。 提起這個,許佑汐坐在龍椅上百感夾雜,她日后要把陵墓建在哪才不會被盜啊! 即便學秦始皇搞水銀也不行啊,遲早有天科技發(fā)達了,得被挖;尸身千年不腐也不行,幾百年后被人山人海參觀,搞不好還要成為某些小孩噩夢組成部分;但是不留點傳家寶給后人放進博物館,順便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炫耀下,她心里好像又有點過意不去。 許佑汐大腦認真思考著陵墓問題,嘴里回答地卻是自己登基后打算建什么:“朕決議豎碑石于上京城內(nèi),以祭奠為抵御瓦剌犧牲的四十萬壯士英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