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許佑汐天黑回到宮中時,幾地附屬國傳來的書信剛好寄來了。信里幾位國主紛紛表示已經收到了之前預約交易的火器,并且感謝來自大乾神工局的贈品,那些鏡子、香料還有橡膠雨衣都非常實用。 幾位國主都表示,非常愿意與大乾長期進行生意上的往來,并含蓄地詢問了下,他們孩子何時能夠過來大乾“進修學習”。 許佑汐讓司禮監幫她寫回信, 內容回復了幾位國主的疑惑,好比說,安排附屬國的學生在中秋節后抵達大乾即可,禮部會提前替他們安置好一切。同時,給每位國主寄了兩封未署名‘上京大學’的入學通知書,意思是,他們至多送兩個學生過來。 除了提到入學的事情外, 許佑汐還額外附贈一本關于‘石油’開采介紹的書籍,讓幾位國主有空的時候, 幫忙找找看石油,如果他們國家能開采出來的話,大乾愿意出合適價格進行收購。 許佑汐在信件最后也表示,非常樂意進行國與國家之間的商貿往來,但是具體措施和規定還需要再進行商議。 送完了回信之后,許佑汐才終于可以休息會。 許佑汐離京不到兩個月,回來之后,忙碌了整整兩天,竟然還剩一大頓的事情沒有做完。 # 第二日早朝。 許佑汐從坐在龍椅上起,就開始聽底下百官挨個匯報起工作,聽得她愈發疲憊了。 “陛下,臣有事啟奏。”都察院傅有行主動站出來,“臣諫言北源城城主徐致書缺乏仁慈之心,北源城外難民無數卻不聞不問,甚至拒絕提供半點援助?!? 北源城算是大乾的疆域了,城池百姓生活本來就不富裕,哪邊的難民好地方不跑, 偏偏要往那里跑? “哪里的難民?” 許佑汐若有所思。 “臣聽說是‘天羅國’與‘宗音國’兩國交戰, 這些人都是處于弱勢方‘天羅國’的普通子民,這些普通百姓因為受到戰亂影響,拖家帶口地趕回來,希望在大乾能找到他們的容身之地。” “天羅國是大乾的附屬國嗎?” 許佑汐詢問身側的周愧學。 周愧學也不太清楚,趕緊召人將附屬國的記錄冊子翻出來對照,確定后才低聲道:“陛下,天羅國給大乾進貢朝拜過,冊子上甚至都沒有提起過那里?!? 許佑汐點點頭:“傅愛卿,逃難的百姓非我大乾的子民,況且天羅國也并非我大乾的附屬國,北源城城主此舉何錯之有?” “可……陛下,我大乾泱泱大國,自古的儒學就在教導我輩,當有仁慈寬厚之心。此時,臣聽說那么多無辜可憐人流離失所,甚至危在旦夕,臣實在于心不忍!” 許佑汐也不是完全不管這些難民的意思, 只是前車之鑒過于慘烈,她也不得不防。 “那傅愛卿覺得大乾該如何幫助這批難民呢?” 傅有行趕緊答道:“朝廷如今正在修建鐵路, 四海境內又是到處修橋搭路, 正是急缺人手的時候,臣建議把這些難民收留下來,剛好可以為我大乾建設出力,好讓他們報答大乾恩德。” “愛卿們可有其它想法的?”許佑汐接著問了句,但是其它官員看似都挺贊同傅有行想法的。 不行。 許佑汐自己就非常不贊同,但她也不好第一個提出來。 許佑汐的目光慢慢落在了鮑長年身上:“鮑首輔,你可贊同傅愛卿的說法?” 鮑長年突然被點名,還有點措手不及,但他很快便讀懂了來自陛下的暗示:“臣反對收留難民一事!” “鮑首輔說說看原因呢?” “臣認為傅有行所謂的幫助難民舉動,不過是感動了自己。天羅國這些難民真會覺得,朝廷安排他們去修路,是一件值得他們感激的事情嗎?他們會不會覺得是大乾限制了他們的自由,還把他們當成囚犯一樣,命令他們做苦力嗎?自古以來,便有農夫與蛇的故事,臣認為此舉不妥?!? “鮑首輔的意思是,大乾好心收留這些難民,他們還會反咬一口嗎?”傅有行下意識否認,“朝廷等于救了他們的命,他們怎么會不感恩呢?” “傅有行,‘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是我大乾子民受到的教育??蛇@并不代表著,那些蠻夷之地的子民也念過書,受過教育。”姚大成主動開口,幫鮑長年說話,“你難道沒聽說過唐朝李勉的事跡嗎,什么叫大恩如大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