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系統,扶我當女帝》
第(1/3)頁
上京城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溫度漸漸回暖,在家里窩了兩個多月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對著鄰居、友人作揖恭賀新春。
這是許佑汐自‘雪災’以來的第一次早朝,朝官們臉上都多少帶著點喜氣。
許佑汐按照慣例,廢話不多說,先論功行賞, 再言其它。此次對抗雪災功勞最大的肯定是禁衛軍,給所有士兵記軍功,發豐厚的獎金和補休;其它部門依次類推,大家功勞都相差不多,賞得東西也差不多,但都非常豐厚。
接下來,才到第二步。
許佑汐開始讓人匯報這次雪災的波及范圍、嚴重程度, 以及附近城縣因為雪災導致的傷亡人數。
“此次雪災波及到了大乾整個北邊,共有一百三十多個城縣百姓受災。諸位愛卿,錦衣衛從各地收集上來的情況你們可都看過了吧,你們覺得此次抗災哪里做得最好?”
“自然是上京做得好。”主動開口的官吏,從各個方面詳細分析了上京應對雪災好在哪里,有理有據,“除了上京以外,其次的便是平順府、太原城……”
“嗯。”許佑汐點頭,“有些城縣沒有出現一位百姓因為雪災無辜犧牲,可有些地方的情況,卻是死亡了百來人,失蹤了上千人,剩下來的幸存者被救下時也都奄奄一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
朝官們知道許佑汐暗示地是距離上京比較偏遠的一處邊陲縣城東寧,也正是這次受雪災影響最大的地方,據說禁衛軍帶著救援物資趕到的當地時候,整個縣城完全成了一片死地。
這件事在雪災沒結束前,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
東寧縣令全家靠著賑災糧倉里面的糧食撿回了性命,當地百姓不是被餓死就是被凍死,然而雪災發生之后, 他硬是沒有開過一次救濟糧倉。
當調查此案的錦衣衛過來質問他,當時為什么不開賑災倉濟民的時候,那位縣令還振振有詞:“朝廷都沒有下令,我一芝麻小官豈敢輕易打賑災糧倉的主意。”
“你難道看不出來這是雪災嗎?”
縣令神情冷漠:“雪災?雪遲早會停的,哪一年冬天不下雪。這算什么天災?”
“既然你覺得不算雪災,你全家為什么吃賑災糧倉里面的食物!”
縣令面不改色:“我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有俸祿的,我借糧食應急,日后肯定能還得上,可那些貧民連自己的都養不活,難道還指望他們日后還糧嗎!”
這位的縣令無恥言論被詳細記載到了《乾報》上,很快,東寧縣令在整個大乾臭名昭著起來。
東寧百姓餓死、凍死,想上山摘點野果樹皮充饑的男人大多都葬身狼腹,母親拿血肉喂孩子的;甚至在禁衛軍抵達的當天,當地出現了饑餓狼群跑下山將村落圍住的事情……
雪災過后,東寧的百姓幾乎死絕了,可東寧的賑災糧倉里還有大量余糧,這多諷刺啊。
東寧縣令被壓到大理寺審判之后, 毫無疑問,秋后問斬;親戚因為受他的牽連, 后輩五代之內禁考科舉;妻兒流放。地牢的獄卒從不給他飯吃,怕他提前餓死,幾個人扒住他灌泔水。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哪有人愿意站出來給他主持正義?
除了東寧縣令本人以外,許佑汐將朝中和這位縣令調任相關的所有吏部官員全部降職,吏部尚書虞嘆因此事連續三年俸祿減半。
更是給吏部立下了規矩,但凡能力不夠的人,即便狀元出身,依舊不予官職。否則為官不仁造大禍者,吏部相關官吏同樣需要問責。
隨著許佑汐的問題問出來,朝官以此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整合下來大多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經過這次雪災明顯可以看得出來,越是富裕的地方,百姓受到雪災的影響往往越小;越是貧苦地區,情況大多都很糟糕。
許佑汐整理下朝官的發言,最后總結道:“朝廷得建立大乾完整的天災應急機制,鮑長年這事你得負責起來。將大乾天災具體分為幾類,一旦爆發大范圍天災,根據天災的種類,朝廷如何應對,地方父母官如何反應,全部得有明確章程。”
鮑長年微拜:“臣遵旨。”
“章程制定完成之后,所有官員學習,并且地方組織天災演練。苗文正,你負責安排都察院的人到地方走訪,查驗此事落實情況。”
“臣遵旨。”左督御史苗文正站了出來。
“這次雪災,大乾收到了很多來自外邦的物資援助,糧食、衣服、風干肉類等等。這同樣是兩國交好的試金石,都說錦上添花永遠比不上雪中送炭的人,給過大乾幫助的國家都記下了,置之不理還招兵買馬的朕心里也有數,也不必反復上奏強調這件事了,沒人是傻子,朕也不是,等幾年看看,且讓事實說話。”
“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展開災后重建工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莞市|
和平区|
宿松县|
兴业县|
栾川县|
于都县|
鄂温|
教育|
延安市|
疏附县|
湄潭县|
咸宁市|
宜宾县|
南木林县|
曲水县|
尚志市|
宽城|
通山县|
嘉峪关市|
边坝县|
迁西县|
芮城县|
通海县|
四川省|
宝鸡市|
镇远县|
澎湖县|
晋中市|
永春县|
新龙县|
巫山县|
柘荣县|
黄石市|
静宁县|
弥勒县|
织金县|
库伦旗|
大港区|
开江县|
枣阳市|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