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輕郡守-《大魏芳華》


    第(1/3)頁

    廬江郡的景象,與去年沒什么不同,還是那些城、那些土地,但又好似漸漸有了變化。

    鐵官城的爐火,大半年之前已經(jīng)全部燒起來了。整座土城上空,日夜煙霧沉沉,黑灰亂飄,連附近的樹梢上都是一層灰。

    有些土窯的頂部縫隙里在冒黃色的煙,那是預(yù)煉鐵礦石的窯。更多的橢圓形爐子是漢朝高爐,每個高爐的頂上都黑煙騰騰,下面開著四個風(fēng)口,水輪帶動的鼓風(fēng)機“哐當(dāng)哐當(dāng)”在搖動,木輪磨出的“嘰咕”聲令人牙酸,剛來這里的人會不太習(xí)慣。

    有些水排壞了、要換新的,便有二三十屯民守在附近,輪流去拉動皮橐,直到水排恢復(fù)運轉(zhuǎn)。

    整個場面就像工廠作坊一般。但這里所有的東西,百年前的漢朝就有,現(xiàn)在幾乎沒有任何新的東西。只不過官員們找到了有經(jīng)驗的人,在這里建造起了新作坊而已。

    城角里還有一個爐子,下面的炭火在鼓風(fēng)的時候已經(jīng)燒到了外面,上面高高地放著個灰陶大缸,鑄鐵被燒得半融之后便流到下面鐵池里,幾個人在那里拿長鐵棍不斷攪動,還有人撒混合的泥粉進去。

    這些經(jīng)過翻炒的鐵料,有一部分會拿去鍛造鎧甲甲片,郡守宣稱武庫的甲胄保存不善,要新造一批鎧甲。但大多鐵料則直接送到各城的鐵匠鋪,立刻鍛造成犁頭。

    舒水北岸的郡守部曲兵屯,首先用上了曲轅犁。

    剛剛從部曲將的軍寨回來的一個私兵士卒祁大,更是在今年初就第一批用上了新犁。

    此時他一邊沿著田畝間的小路步行,一邊正看著手里的一塊竹片、念念有詞。

    竹片是教書的佐吏發(fā)的,上面有幾個字。祁大要在十五天內(nèi),將這些字的筆畫、在地上抄寫記住,還要記得怎么念,每月朔望都會檢查。

    這只是朔望的差事,另外他隔天還要步行一里地去屯寨、下雨便往后延,在那里訓(xùn)練排隊、使用刀矛和弩等手藝。還不管飯,快到中午,屯長就會叫大伙回去。

    但祁大沒有怨言,在大冬天里,他反而紅光滿面。

    此時的光景,他實在沒什么不滿意的。想想前年冬天、他家還是民屯的屯戶時候,記得那時下了雪,一家人晚上冷得發(fā)抖,白天還得干活,像這種快中午的時候、早已餓得兩眼發(fā)花了。

    當(dāng)年祈家在民屯分了四十多畝地(寬一步、長二百四十步,人們計算面積是以一步見方為單位,二百四十個單位就是一畝),家里有祁大夫婦、未娶妻的二弟,加上老人孩子,總共六口人,剩下的糧食不太夠吃一年。

    最好的田用來種稻谷和宿麥,風(fēng)調(diào)雨順沒遇到天災(zāi)的時候,一畝每年收成、舂得兩石多米麥(一石約三十公斤);坡上的旱地主要種些豆、粟、麻、桑等。交田稅六七成,剩下的糧食,已不太夠吃。

    特別是祁大等漢子,要下地干重活,拼了老命才能侍候好四十多畝地。他們吃得多,只能多煮一些菜葉、以及能食用的樹葉草根,才能勉強把肚子填飽。婦人更是只能忍饑挨餓,讓男人多吃一些、才有力氣耕田干活。

    這還是好年生,若是遇到天災(zāi),那便更慘,必定會死一批人。祁大的弟弟祁三,便是有一年遭了澇災(zāi),到冬天活生生給餓死了。

    只要是災(zāi)年過后,第二年有些熟人、就會悄無聲息地消失,連喪事也沒有,裹張草席的事。

    祁大一家人那時候每天什么都不想,只想著吃,想方設(shè)法去找能吃的東西,有時候看到樹干、也想上去啃兩口樹皮。

    直到那個叫秦亮的郡守上任,祁大便感覺像做夢一樣、日子忽然開始改變。祁大被選入了郡守部曲的兵屯,祈家的情況好轉(zhuǎn)突如其來!

    祁大至今還記得、那高大的白面官員說的話,帶著北方口音,指著祁大說:“汝去登名,骨骼不錯?!?

    于是祁家遷到了舒水北岸,先分了七十畝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抚州市| 达日县| 崇左市| 东乡族自治县| 仁布县| 蓝田县| 托克逊县| 平潭县| 安丘市| 襄垣县| 延庆县| 宜章县| 历史| 大洼县| 房产| 丁青县| 南城县| 三明市| 会同县| 搜索| 化州市| 油尖旺区| 丰县| 周口市| 临朐县| 搜索| 清涧县| 拉萨市| 临夏县| 淅川县| 驻马店市| 霍城县| 乐清市| 饶平县| 门头沟区| 禄劝| 新巴尔虎左旗| 海宁市| 万载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