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有變-《大魏芳華》
第(1/3)頁
四月初,春季結束了,仿佛亦是魏國一個時代的終結,哪怕皇帝依舊是曹芳、年號仍是正始。
光陰均勻地流逝著,事情卻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出現遲緩,這是沒法避免的事。
魏國內戰一個多月,蜀吳兩國相距千里、都不可能及時做出相應的部署,一切只得延后。
直到此時,漢國使節陳濟等人、才沿著大將順流而下,剛到達江夏郡治夏口。此地以前叫鄂城,吳國建都時又叫武昌,后來又筑新城叫夏口,大抵都在同一片地方。
陳濟走的水路,卻在武昌登岸,專程去拜見吳國大將軍諸葛恪。
大將軍陸遜死了之后,諸葛恪很快就接替了陸遜的位置,并收編了陸遜的許多部下、包括丁奉等人。
最近這些年吳國國內的問題,除了年初建業等地的瘟疫,便是太子與魯王之間的內斗。本來諸葛恪、陸遜都是支持太子的人,但陸遜看諸葛恪不太順眼,嫌棄他品德不好,什么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之類,諸葛恪曾專門寫信給陸遜解釋。書信流傳了出去,叫《諸葛恪與陸遜書》,諸葛恪的示好,得到了陸遜部下的好感,等到陸遜一死,丁奉等人便投奔到了諸葛恪麾下。
加上諸葛恪之前盯著丹陽的山越人打,收了數萬丹陽兵,勢力很大。東吳士族分權,很講究實力,諸葛恪已漸漸成了東吳四大姓之外最有實力的人,并出任大將軍一職。
于是陳濟此番出使東吳,目的地是建業、面見吳國皇帝孫權,但路過武昌、仍準備下船去先見諸葛恪一面。
除了因為諸葛恪位高權重之外,還因魏國徐州刺史石苞逃到東吳后、投奔了諸葛恪。
陳濟的隨從里,正好有個叫蔡弘的人、乃司馬師的心腹;而石苞又是司馬師的親信。關系一下子就能聯絡上了。
不過陳濟其實沒有太多必要找關系,他一路來到吳國,得到的待遇本來就非常好;因為他爹是陳震。當年孫權稱帝,諸葛孔明為了與東吳重修舊好、聯盟抗魏,遣使承認了孫權的帝位,使者就是陳震。
陳震以漢國的名義,曾與孫權歃血為盟。如今他的兒子陳濟出使,吳國人只看這個使者是誰,便知道漢國此番不是來挑釁、而是來聯盟。伸手不打笑臉人,吳人自然會以禮相待。
在吳、漢兩國皇帝目前的語境里,漢國是漢朝的合法繼承者,吳國是人民(士族豪族)自己的選擇,都是合法的皇帝,已經事先把魏國的地盤給瓜分、簽好了條約。只有魏國皇帝不合法、乃篡位,最好坐等戰敗后把地盤分給兩國。
諸葛恪一見到陳濟,便一臉笑容,仿佛這個從未見過的人是至交好友,表現得十分友善熱情。諸葛恪顯然知道,漢國派陳濟是什么意思。
陳濟也是第一次見諸葛恪,只見此人身長七八尺,十分高大雄壯,胡須很少、額頭很寬,眉心下方的折痕給人很嚴肅兇悍的感覺,哪怕笑起來也叫人感覺不太放松。
一眾人相互揖拜見禮,噓寒問暖,十分熱鬧。隨從蔡弘見到石苞時,聲音哽咽,卻并未因此攪了雅興,反倒讓場面多了幾分情真意切。
諸葛恪邀請陳濟等人去大將軍府。大伙來到府邸時,只見宅邸十分陳舊。
江南的初夏陽光明媚,景物顏色鮮艷,但這地方雨水多,時間稍長的建筑、便容易露出陳腐古舊的模樣,陽光下反襯得更加明顯。
諸葛恪當眾說道:“陛下崇尚簡樸,建業城的建業宮年久失修,陛下仍不忍耗費民力。吾等當以陛下為榜,將民力用于國事。”
諸葛恪本是瑯琊人,口音已經變了,不過語速稍慢一點,陳濟這個南陽人仍能聽懂。
陳濟贊道:“吳國君臣有雄心壯志,教人傾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台东县|
满洲里市|
明水县|
揭西县|
嘉峪关市|
无锡市|
平昌县|
新闻|
桓台县|
绍兴县|
洛阳市|
甘孜县|
科尔|
龙陵县|
乐都县|
隆德县|
隆化县|
襄垣县|
灯塔市|
翁牛特旗|
河津市|
五台县|
天镇县|
鸡泽县|
延吉市|
乌兰县|
乃东县|
民权县|
满洲里市|
且末县|
安乡县|
张家口市|
九龙坡区|
凭祥市|
阳原县|
孝昌县|
武义县|
彭州市|
黄骅市|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