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匠-《大魏芳華》
第(1/3)頁
大魏芳華第七百六十二章大匠最近曹氏宗室已陸續封爵。魏朝皇帝曹啟移居金墉城之后,亦接受了受封陳留公、保留宗廟的詔令。
秦亮又指派太常羊耽為使節,負責將曹啟從洛陽送到鄴城,使其先與父母家人居住。待陳留國考城的府邸建造完畢,再讓曹啟前往陳留國。
洛陽西北的金墉城建造之初,乃皇帝游玩之地、以及一個軍事堡壘,外有馬面,中有宮闕。但現在城內設置了許多倉庫,不僅存放了大量刀矛箭矢、并有火藥。倉庫離宮殿尚有距離,不過讓曹啟長住金墉城、確非上善之地,早點送走也好。
曹啟離開沒幾天,秦亮便帶著皇后王令君,去了金墉城那邊巡視。今日他依舊沒有以天子車駕、大張旗鼓出行,不過隨行者有車騎將軍王廣等一行大臣。皇后同行,同樣也有象征態度的作用。
金墉城北側的千金渠兩岸,還有甲城、乙城,不過如今里面幾乎全是少府管轄的作坊。除了造紙、鑄錢,大多都是打造軍械的工坊。秦亮率眾先到了甲城,一進城門、空氣中便彌漫著噪音嘈雜,遠處「叮叮哐哐」的敲擊聲不絕于耳,還有水車木輪轉動的「嘰咕」聲。
年初馬鈞就曾稟報,按照秦亮的要求、火銃用上了熟鐵鍛裹的法子。只是之前秦亮一直顧著受禪之事,沒有親自來看。半年過去了,此時秦亮開始謀劃伐吳,總算重視起了這事。
少府馬鈞磕磕絆絆的聲音在旁說道:「此地鐵匠……正在打板,卷、卷筒。鐵板燒紅鍛打,不多時……便會打冷,須反復燒炙、方能先打成瓦狀。」
地盤是馬鈞所轄,不過聽他說話、稍微有點費勁。秦亮拿起了一枝成形的火銃、自行反復揣摩,看得很仔細。
隨行的官員們初時還有新鮮感,但馬鈞等人一直在說工匠制作過程,實在比較枯燥,有些人漸漸好像失去了耐心;只因皇帝在旁邊,大伙才一副認真觀摩的神情、至少做出了樣子。
身著青色寬大深衣、頭戴帷帽的令君,倒是對秦亮細致的樣子更感興趣,時常能感覺到她明亮的目光。
秦亮抬起火銃,連續試了幾次握姿手感,類似「z」字的發火機關、確實有點不舒服。舉銃之時,右手要以握拳的動作、才能操作發火,反正不如槍械扣動扳機那般順手。
于是他轉頭與馬鈞等人交談,一邊比劃、一邊描述扳機的發火結構。但他很快又發現了問題,鍛裹鐵管比較短,所以尾端一大截都是木頭;若是做成扳機、可能在杠桿結構上比較復雜,反而這種像之字的機關才更簡單。
考慮到明年秋就要伐吳,秦亮便說道:「現在使用的機關、已經歷過幾次實戰,實用稍有不便,但沒出現大問題,可繼續沿用。德衡可以叫人先試作扳機,暫不大量制作。」
馬鈞應喏。這時旁邊一個官員拜道:「臣請言,鐵銃制作,過于復雜。鍛卷為筒,已是不易,因孔變小,之后還須鉆磨內孔、用銼打磨光滑,十分費時。其效用提高亦不大,校場試驗,二十步內勉強可穿鐵甲,擊傷無甲之物、最多四五十步之內。權衡諸方,或不如鑄銅。」
此官應該從來沒上過戰場,秦亮轉頭看了他一眼,說道:「二十步與十步區別便很大了,十步之內發射,敵步兵可能提前沖到跟前。二十步則能先發射一兩輪,并換兵器拒敵。」
隨從文武紛紛附和。秦亮順手拿起了案板上的一件工具、穿越者王莽搞出的簡陋版游標卡尺,他量了一下鐵銃的內徑,隨口又說了一句:「想繼續增大射程,須加長鐵筒。」
他自然知道、槍械都有個最佳的長度口徑比例,雖已記不清楚,卻可以試出來。不過現在不用試,目測這鐵銃的長度就太短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建宁县|
苍梧县|
织金县|
泽库县|
苍梧县|
余庆县|
论坛|
香河县|
元氏县|
玉田县|
荃湾区|
博客|
安泽县|
平利县|
长武县|
阜康市|
大厂|
镶黄旗|
彭州市|
尉氏县|
海宁市|
蓬莱市|
秀山|
商丘市|
东莞市|
库车县|
蒙城县|
克什克腾旗|
敦煌市|
宁城县|
钟祥市|
灵台县|
南靖县|
洞口县|
阳原县|
佛学|
扶风县|
庆元县|
监利县|
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