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杰略略點頭,繼續搜鄒淼的老板。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真是個牛人啊! 他名下的企業不多,但是與之關聯的,有他擔任股東的企業真是不少。 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名譽頭銜,什么名譽院長、榮譽博士、杰出英才、納稅大戶…… 再看他的固定資產。 普通人的房子,是以套為單位。 這家伙倒好,僅僅是他在漢武市的商業住宅,就有三棟,而不是三套。 另外還有幾個商鋪,最小的也有五百多平米。 高檔別墅也有三幢,面積也都不小。 而存款雖然不多,但是持有的股票、債券、期貨等價值不少。 除此之外。 吳杰還發現了很有意思的事情。 鄒淼的老板,曾有犯罪前科。 九十年代剛對外開放,那時候有些膽大的人,從外面走私影碟機、光盤、洗衣機等等。 那時候的民間物資緊缺,各種洋貨特別受歡迎,走私倒騰洋貨,存在巨大的暴利。 所以他也鋌而走險了,不知道他干了多久,反正知道他被判了三年,罰沒了十萬元。 當時的十萬元,是什么概念? 普通老百姓,一個月工資往往都才幾十元。 之后他在獄中表現良好,被提前釋放出來。 也沒有消停多久,就因為涉嫌搞聚眾傳-消,再次入獄。 這回是蹲足了三年,沒有獲得任何減刑。 也許是這兩次坐牢經歷,讓他醒悟了,犯罪是沒任何前途的。 但也或許是他夠聰明,犯罪被抓之前,就已經轉移了不少資產。 所以他出獄之后,并沒有窮困潦倒,反而很快做生意發財了。 當時國內農產品和礦產不缺,價格便宜,而且勞動力非常廉價。 而國外則有極為發達的商品經濟,有大量老百姓喜歡的家用電器之類的。 看準這一點,他就做進出口貿易、代加工生產。 國內流行什么,他就跟風生產什么。 那時候大街小巷,有個放碟子的隨身聽,就足以令人羨慕。 再后來,p、p4、按鍵式手機、翻蓋手機…… 各種電子產品,層出不窮。 追逐時代發展潮流的他,也自然而然,賺得盆滿缽滿,積累下了豐厚的財富。 而近些年來。 隨著國內經濟高速發展,市場競爭變得格外激烈,而且變化速度極快。 移動支付、共享經濟、虛擬貨幣…… 他以前借鑒國外,盤活國內的玩法,行不通了。 因為有些東西,國內反而更時尚更先進。 就像現如今,老百姓上街只需要帶一部手機,就能完成各種消費購物出行。 但是在國外,卻反而不行。 這種反差,這種改變,對他的經商理念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隨之而來的,是多次投資失誤。 資產不斷縮水,財富不斷蒸發。 至今資金鏈沒有崩斷,也是因為他以前,攢夠了老本,底蘊夠厚。 不過…… 最近兩年的玩法,就有些過火了。 他將自己大量的優質資產,分化轉移隱藏。 反而以員工的名義,去大量的開公司、搞貸款,最終是給他的一家投資公司,做出虛假業績,從而誆騙大量不明真相的民眾,投資進來。 相當于是用別人的名義去借銀行的錢,一系列的虛假交易,做出繁榮假象,欺騙廣大民眾投資,從而積攢更多的資本,去做更大的買賣。 第(2/3)頁